一年前,41岁的何春芳患上了可怕的尿毒症。之后,丈夫陆炳辉带着她前往上海边打工边求医。一年后,何春芳的病情神奇好转。
2月21日傍晚,一辆面包车停在了海复镇糖坊村6组村民陆炳辉的宅前,身材单薄的男主人搀扶妻子何春芳上了车。车旁,送行的邻居们帮助递上行李,“走好”、“看好毛病早点回家”的叮嘱声此起彼伏。汽车徐徐发动,车内车外都有人抹起了眼泪。
这是一辆开往上海的民工专车,油漆工陆炳辉是这个群体中的一员。他带着妻子,将继续在打工之余牵手爱人抗击病魔。整整一年了,为了身边的妻子,陆炳辉付出了全部,但每一天都在收获希望。因为,妻子病情正在奇迹般地好转。
原本幸福的家庭在去年正月初八突遇灾难。陆炳辉正忙着为外出打工作准备,可妻子总感到头晕目眩。带她到市区医院一查,结论尤如晴天霹雳,妻子竟然患了可怕的尿毒症。“花些钱、遭些罪,会好的。”镇定下来,他安慰着妻子,头脑里却是一片空白。
妻子很快住进了医院。在此之前,他安排女儿到大学报到,把八旬老娘托付给他人。让他揪心的是,妻子的生命要靠每二三天一次的血透维持,只十几天就花光了他仅有的那一点积蓄。寝食难安的陆炳辉听从了医生的建议,让妻子出院,省一笔不菲的住院护理费。
换肾治病需要数十万元,陆炳辉不敢奢想,眼下每次四五百元的血透费就已难以为继,只好四处奔波借款。当年一贫如洗,是妻子毅然决然来到身边;创业失败,是妻子不辞辛劳以田头收获偿还损失;后来母亲年迈,还是妻子无怨无悔孝顺伺候。想着爱妻的点点滴滴,陆炳辉在众多亲戚、乡邻的帮助下,一天天地坚持着。
有出无进的日子让陆炳辉焦头烂额。偶然中,他从一“老中医”处谋得“秘方”,哪知妻子服用后病情加重,还必须转至上海大医院继续治疗。于是,有人建议他先挣钱谋生,再为妻子治病。而这一提醒启示了陆炳辉:何不边打工边为妻子治病?天无绝人处,在上海建筑工地打工的哥哥打来电话,启东籍老板杨兴感动于陆炳辉的真爱,热情邀请他前去做工,全力帮助他救治妻子。第二天,陆炳辉就带上病妻匆匆上路。
有了杨老板的食宿安排和预付工资,陆炳辉松了一口气。每隔三天陪妻子上医院做一次血透,没多久,经济上又陷窘境。一个好心的工友给他送来了一本按摩保健书,书中专门介绍按摩能有效防治尿毒症。陆炳辉立马开始尝试。眼看着丈夫半年来已消瘦了十几斤,每天工作近10小时,工余再为自己按摩二三个小时,哪里吃得消?但妻子拗不过执着的丈夫。
于是,每天傍晚,陆炳辉从工地食堂一回到宿舍,来不及擦去泥灰油污,就凝心屏气地为妻子按捏开来。两个多小时全身心投入,每次都一身大汗。好多回,加班累得直不起腰,感冒打不出喷嚏,但哪怕妻子闹红了脸,陆炳辉依然坚持。他们的宿舍,每天都是整个工区熄灯最晚的房间。
坚持带来了希望,妻子病情在按摩半个月后出现了奇迹般的转化,血透从二三天一次逐渐延长至三四天、五六天直至20天一次。
妻子疾病的神奇好转令沪上专家吃惊不已,更让所有关心帮助过陆炳辉夫妇的工友欣喜万分。2007年农历腊月廿八,陆炳辉带着妻子从上海平安回家过年。
整个新年,何春芳尽情享受着春天的阳光,感受着和丈夫、女儿还有婆婆一起过年的天伦之乐,她心里有着说不出的幸福。而忙碌的陆炳辉在招待亲友、答谢恩人、料理家务之余,从未忘记过给妻子按摩,这种特殊的感情,传递的是夫妻之间的恩爱,更是一种无言的承诺和责任! 本报记者 姜 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