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不幸成为植物人,母亲周金娣擦干眼泪,像当年养育襁褓中的娃一样悉心照料。只是,闺女啊,你何日才能听得见娘的声声呼唤!
“女儿啊,你要快点好起来。娘一天天老了,照料你已力不从心,你一定要在娘走之前站起来。”这是一位老母亲对已成植物人的女儿的滴血呼唤。两年半、900多个日夜的声声期盼,饱含着母亲无限的希冀和爱。
这位老母亲名叫周金娣,今年已65岁,家住吕四港镇吕北村。周金娣育有5个子女,个个聪明能干、孝顺懂事。如果没有那一次事故,可以预见,周金娣的晚年生活是幸福安逸的。
然而, 2005年农历三月初十,噩耗从北京传来。在京做小五金生意的三女儿崔红星一家煤气中毒,女婿不幸死亡,女儿虽经全力抢救,命保住了,却成了没有意识的植物人。崔红星被接回来了,周金娣捧着女儿的脸,一遍遍热切呼唤,却唤不来任何反应。周金娣流干了老泪,又何济于事。
没有自理能力的女儿由谁来照顾?女婿已“走”了,外孙女才9岁,年过花甲的周金娣毅然挑起了这副千钧重担。虽然医生是摇着头把崔红星送出医院的,但周金娣怎么舍得放弃。
白发人侍候黑发人,几多艰辛,几多心痛。医生的嘱咐周金娣牢牢记在心头:植物人虽没有任何意识,但营养要保证。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崔红星不能进食,周金娣一勺一勺给女儿喂牛奶、鱼汤等有营养的流质。每次,喂进去的少,吐出来的多。周金娣含着眼泪,不厌其烦重复着喂,眼泪远多过了汤汁。经过千百次的努力,喂进去的汤汁最终超过了娘的眼泪。
吃得多,拉得也多。白天十几次、晚上五六次帮女儿换尿布、擦身,常常让上了年纪的周金娣累得直不起腰。但是,即使再累,她还是要硬撑着帮女儿翻身、按摩。无论春夏秋冬,和衣而睡成了她的习惯,为的是随时起床服侍女儿。两年半了,床头的那盏灯见证了周金娣多少个不眠之夜。而走亲戚、串门对周金娣来说,已成为陌生的事。在母亲的悉心照料下,崔红星身上没长过一块褥疮,头发、衣服也总是干干净净。
为了唤醒女儿,周金娣每天都在做着一门做不完的功课,那就是和女儿唠嗑家常,从以前熟悉的人和事,到现在的家长里短,日常琐事,周金娣絮絮叨叨,一遍又一遍。她觉得女儿一定能听到,总有一天,会回应她的话。
一天又一天,周金娣似乎看到了希望。女儿的一只胳膊可以动了;女儿可以进食苹果、饼干了;把切好小块的甘庶放在女儿嘴里,她还能把渣吐出来;女儿也知道把瓜子壳吐出来了;在天气好的时候,她竟可以依稀辨认人了……点滴变化,周金娣看在眼里,激动在心里,也更坚定了她照顾好女儿的决心。一次,周金娣在喂牛奶,崔红星把头略微抬了一下,同时把嘴张开来了,这个细微动作让周金娣禁不住热泪盈眶。家人打电话询问曾接手治疗崔红星的北京大医院的医生,这位经多见多的医生也连称想不到,说这是奇迹,母爱的奇迹。
两年半的照顾,已让周金娣入不敷出,她说:“幸亏有其他子女的资助以及政府的扶持、好心人的帮助,要不,我也撑不到今天。”但周金娣透支更多的是她的健康,各种毛病向她袭来,病痛常常折磨着她。但面对女儿,她依然是那样的细心、尽力和无怨无悔。也曾有人问她还能撑多久?周金娣的回答总是那样坚定:“女儿是我身上掉下的一块肉,只要她还活着,做娘的就永远不会放弃。” 本报记者 范存娟 通讯员 周红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