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汉子李新建“拈花惹草”,艰苦创业,9年打拼,从一个打工仔变成了吕四一带有名的花木老板。
满手老茧,脸色黑红,1.6米的身高,真看不出清瘦的李新建是一个北方汉子,更无半点堂堂花木老板的气派,倒活脱脱像一个吕四渔民。只是,随着交谈的深入,十多年的创业经历让这位外地人的形象愈渐高大起来。
12年前的那个春天,家住河南虞城县稍岗乡的李新建出于好奇,陪朋友来到吕四港镇。当时,他正为自己的货运生意难以为继而发愁。吕四人的富裕,让见多识广的李新建羡慕不已。“到吕四,或许能开辟新天地。”心头一热,李新建回到老家,怀揣3万元卖车款,带上老婆重返吕四开始了他的创业。
然而现实却让他雄心壮志的发财梦成了竹篮打水。本想东山再起搞货运,但莫说缺钱买车,当地老板又有谁敢把海鲜和电动工具交给外地人运输。也想利用另一个特长开花木店,但当时的吕四人还没有养花种草的兴趣。老婆灰心了,嚷嚷着要回家,李新建哪肯,一事无成如何向父老乡亲交账。他心一横,摸到一个建筑工地做了“小工”。
在建筑工地,李新建一干就是两年。1998年初的一天,老李出早工,突然发现街上有人摆摊出售盆景花木,尽管这些花木未加“整容”,但一圈人围着竟也买卖兴隆。李新建来了灵感,没上工地就径直回了暂住地。几天后,吕四港镇街头有了一辆专门出售花木盆景的人力三轮车,凭着弟弟支持的第一车花木作铺垫,李新建的老板梦就此伴着心血汗水成了真。
以花木、花草装点家园,开始成为吕四富裕农渔民的时尚。李新建有品位的花木盆景随之出奇好销。借助弟弟设在南京的花木基地,老李十天八天就吃进一卡车千把棵(枝)花木,再从有着盆景之乡美誉的老家运来各式花盆,每天盆景销量从几十盆慢慢地增加到了一二百盆,一些企业还开始邀请老李上门美化环境。一段时间后,不满足单打独斗的老李寻思着创办自己的苗木基地,心想,有了充裕的优质花草花木,钱多赚不说,还能把事业做大。
在吕四渔区,要找一大块闲地有些难。功夫不负有心人,天汾镇念四总村的干部正为村里的抛荒地发愁,双方一拍即合,村里调剂10亩耕地给李老板无偿使用,而附近一位姓顾的企业家感动于他的创业精神,免费把家中闲置的新房子借给他们一家住,这让“跳陌生”的李新建分外感动。
培花木、种花草本是老李夫妇的拿手好戏,有了花木基地,两口子更是如鱼得水。好名声随着好花木、好手艺、好人品飘扬吕四,当地企业纷纷找上门来,邀请老李成为企业绿化美化的合作伙伴。三轮车由人力变成了机动、从机动又换成了三卡,今年还新添置了一辆面包车。花木工也早已从夫妻“二人转”变成了15人的专业栽种管理队伍。而老李的服务范围则从吕四、天汾两镇拓展到东至秦潭、西到海门包场的七八十个机关企业。
老李年产百万棵(枝)花木,去年就已应付不了众多单位的绿化美化需求,哪还有空顾及街头红火的盆景销售。如今,上海花木市场一经打开,花木就更供不应求。
建设一个更大花木基地的念头在老李脑海中酝酿了很久,在此之前,家人劝这些年来算是发了点财的李新建早些荣归故里。但李新建最终还是没有离开吕四这块热土。今年11月份,他一次性拿出了40多万元在东皇山村包下了40亩土地,一个吕四地区最大的花木基地在李新建的操劳下没多久就已初具雏形。
作为一个年销售上百万盆花木盆景、20多万平方米草坪的花木老板,李新建早可以动口不动手了,但他却因不放心一树一盆一草的栽种质量而无法停下手头工作。从早上四五点钟起床直忙碌到晚上九十点钟,李新建每天都车轮滚滚奔波于他所签约的服务企业。“作为外地人,我唯有用心对待每一个客户,才能立足于这片市场。”朴实的话语里,透出的是一个外来创业者坚强的秉性。 本报记者 姜 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