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
时间:2007-11-12 A+   A- 举报

父母先后患病早早离开人世,并留下了一堆债务;自己又因车祸留下终身残疾。面对接二连三的不幸,朱风健勇敢面对,全身心地担起培养弟弟成才的重任。

今年8月20日,家住南阳镇合丰村的朱慧慧拿到了南通大学录取通知书。当他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哥哥朱风健时,朱风健禁不住热泪盈眶。所有的付出在这一天终于有了回报。多少年来兄弟俩生活的坎坎坷坷一幕幕恍如就在昨天。

2000年的一天早自习课,正在上高二的朱风健接到家里打来的电话,母亲病危。他急匆匆赶回家,见到了母亲最后一面。当时,弟弟朱慧慧还在上小学。兄弟俩哭得死去活来,父亲抱住他们,安慰说:“别哭了,你们还有我。好好读书,不要辜负了母亲的期望。”收拾起丧母的悲痛,朱风健努力读书,于第二年考取了大学。

大学毕业后,朱风健在常州找到了一份工作。生活对他露出了曙光。但是好景不长,2006年初,一次意外又让他陷入了痛苦中。风华正茂的他因车祸落下了终身残疾。

祸不单行,2006年端午节,一向健康的父亲突感身体不适,检查结果是肝癌晚期。朱风健一下子愣了,他多么希望这只是一个梦,但是,事实是残酷的。朱风健不敢把这个消息告诉当时正在读高二的弟弟,因为他有过这样的体会,弟弟的学习可耽误不得。他一个人默默地承受着痛苦,照顾父亲,带着父亲赶到上海看病。为了不使弟弟觉得有异样,他让奶奶瞒着弟弟说自己到上海打工去了。

亲情的呼喊没有留住父亲。2006年农历7月21日,父亲走了。临终前,他握住朱风健的手说:“我走了,你要坚持住,以后这个家全靠你了。你一定要把弟弟抚养成人,再苦再累也要培养弟弟上大学。”朱风健泣不成声。父亲出殡那天,弟弟跪在父亲的遗体前久久不肯起来,朱风健强忍悲痛,抱着弟弟说:“起来吧!别伤心,以后哥哥会照顾你的。”

当生活还没有恢复常规时,朱风健又因车祸把一个喝醉酒的人撞了,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朱风健对这起事故负有责任,需要对受害人进行赔偿。为了帮父亲看病,家中已经一无所有,根本无法承担赔偿。没办法,东挪西借凑了两万块钱赔偿了受害方,剩下的赔偿金以后分四次还清。

面对这样的遭遇,朱风健有好几次差点想不开。但是,想起父亲临终前说的话,他坚持了下来。

弟弟在父亲去世后,思想上一时想不开,学习成绩滑坡。朱风健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下班后,还急匆匆赶去学校,找弟弟谈心,开导他。长兄如父,朱风健努力践行着父亲的遗言。哥哥的关怀温暖着朱慧慧,经过一段时间后,他调整了过来。

今年高考前,为了给弟弟减压,朱风健常宽慰他:“只要尽力就好了。”看到弟弟学习辛苦,他就做了好吃的送到学校。高考三天,他一直陪伴在弟弟的身边。由于家庭困难,弟弟上大学的费用成了朱风健心头的一个结。他除了努力工作外,还积极为弟弟寻求资助,他奔走在村、镇和有关单位之间,说明情况,呈上报告。当弟弟终于可以顺利入学时,朱风健舒了一口气。

朱慧慧开学的日子一天天临近,朱风健作了一个决定,他毅然辞去在启东已基本稳定的工作,陪着弟弟上大学。弟弟社会经验不足,他觉得有必要在身边引导、关心。在弟弟学校附近找一份工作,这样和弟弟生活上也有个照应。

刚到南通时,朱风健就奔走在大街小巷,他要尽快找一份工作养家。花了好几天时间他总算在广告公司谋得一份工作。而住宿问题,又一次把他难住了。好的房子他租不起,就连小区的车库都要三四百元。最后他在一位好心人的帮助下,找了一间实惠的小车库,才算在南通稳定了下来。

朱风健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和他差不多年纪的人都结了婚有了孩子,但是朱风健至今还孤身一人。期间,也有人为他介绍对象,但都被他回绝了。他说,有了家庭后,对弟弟的照顾肯定要分心。现在弟弟刚上大学,正是关键时候,我要对他负责。等弟弟大学毕业,生活基本自立时,也是我考虑个人终身大事的时候。

现在,朱风健工作已上手,每月工资基本够他兄弟俩开销了。弟弟学习成绩也不错。对于未来,兄弟俩充满信心。     本报记者   范存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