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启东市消防中队
这是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英雄队伍,这是一群和平年代里随时都在冲锋陷阵的特殊军人。“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这些年里,启东市消防中队的官兵们不辱使命,在神圣的消防岗位上救民于危难之际,为启东的平安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值此“119”消防日到来之际,让我们来领略他们的风采。
启东消防中队成立于1976年,30年来消防官兵们奏响了一曲曲英雄的赞歌。仅2005年以来的三年中,消防官兵就出警1600多次,灭火救援500多起,扑灭大小火灾700多起,抢救被困群众150多人,为国家和人民挽回经济损失上千万元。多年来,这个英雄群体荣立集体三等功三次,有14次荣立个人三等功,多次获得了南通市及启东市“文明单位”和南通市级先进单位等一系列骄人荣誉,被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林祥国誉为“启东平安保护神”。
作为一支与火灾等各类灾害性事故作斗争的专职队伍,消防中队的官兵们在最危险和危急的时刻,用他们无私无畏的行动诠释了胸怀祖国、献身消防的崇高品格。
2006年6月4日上午,市区一高层大厦突然发生火灾,楼内近百人被困火海,情况万分紧急。中队官兵接警后第一时间赶往现场,在火势大、楼层高、火情不明,救援队伍尚未到达的情况下,官兵们以大无畏的气概,一边灭火,一边腾出人手冒险进入大厦救人。疏散楼内人员,解救老人小孩、逐个楼层呼喊摸索,保持楼道畅通,将一个个遇险群众从大楼内疏散出来。而等各警种联手将这起重大火灾扑灭时,消防官兵已经从火海中成功解救出了82名群众,其中包括一名9岁儿童。
今年9月28日深夜,某医疗化工厂发生火灾,当消防官兵赶到火场时,燃烧现场正出现阵阵爆炸。面对险情,官兵们毫不畏惧,手持水枪就冲向火场。由于化工厂管道交错,前进困难,整场战斗中,队员们为避免不必要伤亡,硬是匍匐在地上出水灭火,并在一小时后将大火扑灭。
今年7月20日,位于和合镇的某企业发生液氯罐泄漏事故,厂区内几十名工人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接到报警,消防中队官兵如离弦之箭奔向事故现场,3个队员身穿防化服,凭借平时练就的本领,几分钟就找到了泄漏口。由于阀门形状不规则,堵漏难度大,一次,二次,三次,队员们在与液氯气罐较量了半个多小时后,成功地将泄漏口封堵。
翻开消防中队的出警纪录,每一次奔赴火场,中队官兵都把生死置之度外;每一次参与抢险,消防官兵展开的是一场场恶战。凭着坚强毅力、高超技艺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官兵们在血与火的抢险场上挽救了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当年招商城特大火灾是由他们扑灭;前些年某化工企业反应釜出险是由他们排除;今年春节,久隆镇小商品市场失火因为有了他们才没有造成更大的损失;8月份,某公司基建工地下的煤气管道骤然破裂,同样是消防官兵的冒险封堵才使无数家庭未断炊烟。而诸如此类的车祸现场的救护、突发事故的抢险等等,更是不胜枚举。
他们是一群平均年龄不到25岁的年轻人,他们是一支勇往直前、奋不顾身的先锋队,在一次次令人窒息的灭火排爆现场,启东消防中队的官兵铸就了顽强拼搏、用我必胜的信念,涌现出了一个个可歌可泣的先进人物。赵隐,现任消防中队指导员。从队长到指导员,职务上的变迁丝毫不影响他指挥才能的发挥,从警8年,参与指挥了无数次灭火战斗,确保每一次战斗的胜利是他的目标;董良杰,一个入伍三年屡建奇功的英雄班长,这个来自浙江舟山的渔家子弟,以自己的刻苦努力和英勇善战而成了中队的战斗骨干。每一次警报响起,每一个危险来临,董班长常常最先冲进火场。陈孝军、张中波、冯伍、唐平,一个个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年轻战士在自己神圣的岗位上,为启东的繁荣、平安,为实现一个消防官兵的价值而奉献青春和热血。无法记得清一批批已解甲归田,却为启东平安作出贡献的消防老兵们的名字,但启东发展的史册上,载着他们不可磨灭的风采。
危险随时产生,警铃随时响起,年轻的战士们时刻准备着,出动、救险、排爆,用自己的血汗直至生命换来一方平安,换得人民幸福。这就是新时代的消防战士,这就是启东市消防中队24名消防官兵的写照。让我们在“11·9”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向这群可歌可泣的消防卫士致敬! 本报记者 姜 斌 陈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