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甫,退休教师。年过古稀的老张本该在家安度晚年,享受天伦,可每天清晨,他却拎着个半旧的包准时去“上班”。
老张的办公室在启东中学的东校区,门两旁挂着几块白底红字的牌子,分别是校友会、关工委、退教分会等。组成人员从领导到群众原先就老张一人,而且还是临代的。现在老张转正了,还增加了一个助手。
人少不等于事少,老张这摊子活儿,事情越干越多,越干越忙。先说校友会这块,从编检校友通讯录开始,到与校友电话联络,到编辑启中校友通讯,老张忙得不可开交。
一个退休老人,有份事干,也就可以了。可老张却一点没有收摊子的念头,他接着又搞校友分会。目前,校友分会已遍及北京、上海、南京、南通四地。而说到退教分会这一块,只要有关老同志的,老张都管。事情无论巨细,老张样样放在心头,样样做得妥妥当当,他说,一定要服务好,让每个人都满意。
近几年,老张还当起了学校的义务接线员。老张办公室的电话号码,是学校原来的总机号,多年来一直为学校服务。老张不舍得丢弃它,便担起了这份接线员的重任。办公桌上的电话声不时响起,有找老师的,有要老张转接的,有慕名询问学校相关事宜的,色色等等,无不尽有。老张就这么托着他的老花眼镜,握着笔,翻弄着手边细小的电话号码本,用他略带沙哑的一口川沙普通话一一耐心回复。
学校留用老张,没有交给他档案工作。可是有人来查档案,又往往要找老张。因为老张在学校的年代较长,档案又是他刚退休时整理过的,而现任的档案员只整理过近二、三年的档案,对年代较久的老档案不大熟悉。于是那些来查档案的,譬如要入党提干的,出国留学、工作的,需要学历证明的历届毕业生就常常来找老张。而每逢这时,老张总是乐呵呵地接待着来客,步入尘封的档案室,按图索骥地找出来人所需。这还不算,老张对学校档案工作现状还多次建言,直至得到学校采纳,他才松上一口气。老张说,一所学校,理应珍惜自己的历史。
走出办公室,老张还是那个爱管“闲事”的脾气,只要有利集体,有利大家,他就会去做、去管。老张原先住在桃李新村,前几年民乐路改造,深沟竟然挖到了一号楼的南墙脚,墙体裂开渐至一公分。老张发现后,立即找到工程一方。几经周折,最终填平了墙脚的深沟,也填平了桃李新村居民心中的深壑。今年年初,老张搬离了桃李新村,可居民们还是一有事儿就去找老张。
今年暑假,新村里有住户装修房屋,建筑垃圾就倒在垃圾箱旁,环卫工人认为这种垃圾不在他的工作范围,不去处理,而有些居民又索性把生活垃圾也倒在了上面。赤日炎炎下,恶臭弥漫,蚊蝇乱舞,景象不堪入目。老张知道后,不怕做臭人,不怕开冷口,找到有关渠道,转了几个弯子,很快就让发臭发黑的垃圾堆消灭了。
其实,老张的头衔还真不少,房屋中介人、治安志愿者……老张的人很平凡,融入大街上的人群中,很难找出他来;老张的事也很平凡,没有振臂高呼,也没有刺刀见红。可他就凭着一颗火热的心,忙碌地干,热情地干,不管是分内还是分外的事。老张总是笑着说,如今闲着也是闲着,还是多做点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