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陕西韩城一个小山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10年前作为人才引进我市。正当事业扬帆之时,一场疾病把他的人生轨迹彻底改变,是亲人及社会各界好心人的爱陪着他走到现在。
9月12日下午,记者走进原农药厂宿舍区10号楼104室时,坐在床边的女人正在织毛线,正值壮年的男主人则躺在床上。午后的阳光照进这个陈设简陋的家庭,感觉很温暖。
躺在床上的男主人叫陈天祥,陪着他的女人叫高玉红,是他的前妻。每天,高玉红都会来照顾他吃药,陪他说说话。看着高玉红,这个1米80的男子汉心里常会涌起一阵酸楚,这几年,是他拖累了这个女人。
陈天祥的老家在陕西韩城的一个小山村,父母早逝,家境贫寒,是6个哥哥用挣来的血汗钱供他上学。1994年,陈天祥考入中国纺织大学(现上海东华大学),成为这个小山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那时他是整个小山村的骄傲。
1998年,陈天祥经市人事局引进,来到我市一家单位实习,后经人介绍与我市北新镇姑娘高玉红相识并相恋。2001年1月,两人结婚,当年底有了一个可爱的儿子。不久,陈天祥在上海谋得一份不错的职业。虽然刚结婚时生活很清贫,但是两人对未来都充满信心。
让人意想不到的打击突如其来。2002年10月,正当陈天祥准备在事业上大展身手时,他感觉浑身乏力。到医院一检查,被确诊为肝硬化失代偿期。在这以后,陈天祥又多次因腹水、吐血而住院治疗。雪上加霜的是,单位也因他的病情辞退了他。刚组建两年的小家庭,顿时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有人说,久病床前没有真爱。但是,对陈天祥来说,高玉红及其家人的照顾、社会上好心人的关爱却一直延续着。陈天祥说:“没有他们,我就活不到今天。”
高玉红是好收成韦恩益农有限公司的一名普通职工。她的父母也只是普通的退休职工。这几年,为治陈天祥的病,光医药费就花了十多万元。陈天祥发病住院的日子,也是高玉红最揪心的日子。高玉红既要上班,又要照顾陈天祥,更担心他的病情。医院、家、单位,成了高玉红这几年奔波的地方。体重只有40多公斤的她常常累得不想动,但是,没有她谁能照顾陈天祥呢?也曾有人劝过高玉红:“你也尽力了,对得起他了,顺其自然吧。”但是,高玉红说:“我实在舍不得,儿子还小,回家能看到爸爸、叫一声爸爸我就心满意足了。”让她欣慰的是父母的大义和理解,给了她精神上最大的支持。高玉红的母亲前几年因乳腺癌做了手术,身体很虚弱,现在还一直要吃药。但是,为了给陈天祥看病,老两口把自己的养老钱都拿出来了。
最让他们感动的是社会上好心人的帮助。每年年底,高玉红所在的好收成韦恩益农有限公司工会都上门送来特困职工补助金。今年8月,在陈天祥住院、急需治疗时,公司又给她家送来了5000元慰问金;部分职工自发组织了捐款,把救命款及时送到了高玉红手中。今年初,经市总工会牵线,市人民法院和她家结成了一对一帮扶对子,不但送来了慰问金,还经常打电话来询问陈天祥的病情。隔壁邻居沈美香、顾秀英、顾美娟轮流烧了鱼汤、熬了绿豆赤豆粥端过来。退休职工汤小英看到高玉红实在忙不过来,就到医院帮着她照顾陈天祥。点点滴滴,社会上好心人的关爱温暖着陈天祥,也温暖着高玉红的心。
作为一个七尺男子,不能给妻儿带来幸福,反而成了他们的拖累,陈天祥经过再三考虑后作出了一个痛苦的选择,今年5月,陈天祥向高玉红提出了离婚,给高玉红寻找幸福的机会。高玉红拒绝了:“嫁给你、照顾你,我无怨无悔。”陈天祥就对她发脾气,逼着她跟自己离婚。无奈之下,他们含泪办了离婚手续。
令人感动的是,离婚后的高玉红没有丢下陈天祥,她说:“其实离不离都一样,我根本放不下他。”“我依然像以前一样对你负责,陪你一起走下去。” 本报记者 范存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