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生涯 不变誓言
时间:2007-09-11 A+   A- 举报

陈忠,从启东第一座110千伏变电所到第一座220千伏变电所,他在变电所所长岗位上坚守了整整20载,用智慧和汗水换来了电网的安全运行。

8月31日,星期五。按惯例,汇龙变电所的10多名工作人员早早地集中到二楼监控中心大厅里,所长陈忠像往常一样布置了今天模拟演习的题目:某化肥厂352开关SF6漏气,应如何处理?工作人员各就各位,快速作答:“立即通知值班人员迅速赶到变电所现场,检查该开关压力的实际指示情况、断开开关的处置……”

“每个月一次的反事故演习是雷打不动的。”走出监控中心的陈忠笑着说。良好的技术素质是确保设备安全运行的前提,这在供电行业尤为重要。汇龙变电所的工作人员大都是30岁不到的年轻人,虽然理论基础较好,但是实践经验不太丰富。为此,陈忠是既当所长又当师傅。每年陈忠都要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每个月都要安排两三个小时对员工进行技术培训。通过理论学习、技术讲解、现场考试、反事故演习等多种形式,不仅有效地提高了全所工作人员处理异常情况的能力,还激发了员工们不断探索和创新的兴趣,创造了许多独到的事故处理方法。青工谢刚经过钻研,设计的“控制开关语音报警装置”就获得了国家专利。汇龙变电所的QC技术小组的许多成果还在全市评比获得了“优秀成果奖”。

1981年,陈忠从部队退伍回家后进了当时的启东电厂当了一名普通职工。尽管他的工作很简单,但是,从踏进电力系统的第一天起,陈忠就知道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事关百姓生产和生活,安全和责任是第一位的。从此,“不要让自己的工作出一点差错”成为陈忠心中不变的誓言。

正是因为他的严谨和负责,1987年,启东拥有第一座110千伏变电所时,还不到30岁的陈忠就担起了所长的重任;1993年,启东建设220千伏变电所,30出头的他从设备安装开始,全身心地扑在变电所里,1994年12月20日,启东第一座220千伏变电所一次通电成功,他立下了汗马功劳;2004年,汇龙变电所改造、扩建,几支队伍同时进场施工和作业,现场如果出一点差错就会影响全市大范围的供电中断,他又亲自在一线指挥,拿到了该年度“无违章班组”的荣誉。

多年的工作实践中,他独到的现场管理方法成为南通市供电系统的一块金字招牌,他还总结提出了供电检修的“五必须“工作制度,在全省供电系统多次进行了交流。正是由于他的努力,变电所已经创造了安全运行4700多天的好记录。而这其中唯一一次的事故那是由于变电所的房屋漏雨,而引起开关跳闸停电,说起来至今还让一向追求完美的陈忠遗憾不已,不然的话汇龙变电所就是无事故的记录。

虽然是所长,但是陈忠还是与员工们一起值班,遇到什么困难他总是第一个赶到现场。汇龙供电所负责了全市70%的电力供应,责任重大,特别是在晚上,值班人员每两个小时就要对供电设备进行巡查一遍,遇到恶劣天气更要增加巡查密度,而他们管理的4个农村变电所虽然无人值班,但监控工作一刻不能放松,要求员工们做到的,他总是自己首先做到。

20年变电生涯,不变的铮铮誓言。在他的带领下,全所的专业技术和基础管理可谓一年一个新台阶。汇龙变电所先后被南通、启东团市委授予“青年文明号”光荣称号,被省电力公司、南通供电公司评为“一流变电所”。陈忠也多次被省电力公司评为“优秀党员”、“优秀班组长。         本报记者  陆伟  通讯员  炎尧  陈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