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勇反扒队
时间:2007-08-15 A+   A- 举报

他们是一群普通人,但有着一双火眼金睛;他们被扒手称为“克星”,却是百姓心中的保护神。

8月12日,星期天。时代超市门前再度拥挤了起来。熙攘的人群中,一双双明亮的眼睛在警惕地扫视着四周,周围一个个细微的动作尽纳眼中,令扒手们心惊胆颤,无处藏身。这是一群智勇双全的反扒队员,被当地百姓赞为镇守一方安宁的“保护神”。

8月13日,记者慕名采访了这支神勇的反扒队,真切感受到了他们的辛苦与敬业。

由于治安的需要,2003年反扒队应运而生。10名年富力强,经验老道的原联防队员主动请缨。从成为反扒队员开始,他们的工作节奏更快了——清晨在菜市场,随后在各闹市地段。“小偷盯钱包,我们盯小偷。”反扒队队长徐汉飞这样描述。他们就这样,每天在汇龙镇中心地区,演绎了一出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好戏。去年6月份,一名惯偷在超越超市露脸,立即引起了隐身于人群中的徐汉飞的注意。经过盯梢,徐汉飞发现该小偷的位置正对超市摄像头,在监视器录下其偷盗过程后,徐汉飞一个飞身将其逮住。在其身上搜出了长镊子、刀片等作案工具,人赃俱获。

然而,更多的时候由于狡猾的小偷在被发现时已转移赃物,或将赃物丢弃,获取证据难度很大,反扒队员常常陷于抓住小偷但无法定罪的尴尬。“不管怎样,我们的目的就是为了遏制扒窃现象,让老百姓少遭失窃之痛。”徐汉飞说,有一次,一个老农上街时身上所带的200元钱被偷,哭得呼天抢地。要知道一个上了年纪的农民挣这200元钱是多么不容易,这悲惨的景象更坚定了他们反扒的信心。

为不引起注意,反扒队员每次出动都是一身便装,身上的“装备”也只是一根绳子。他们凭着一双火眼金睛、一副矫健身手、一腔英雄豪气,震慑了那些扒手们。去年5月开始,陆续又有新疆人带着孩子混迹于各个闹市点实施扒窃。反扒队员紧盯不放,每有这些可疑人员出现,反扒队员就会现身,老鼠终究是怕猫的,在屡屡不能得手后,他们被“逼”走了。而今,这群新疆扒手在启东基本绝迹。

反扒队员2人一组,徒步四处转悠,每天的行程不少于10公里。一年365天,天天如此。最繁忙的就是节假日,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反扒队员们隐身于人群中,警惕地察看四周,欢乐与轻松与他们无缘。去年“十一”期间,由于接连的雨天,几名反扒队员的皮鞋都在雨水中泡烂了。“每年年底,所有的年货置办、人情往来都是妻子处理的,因为年前正是扒手高发期。”队员范小勇说。

2006年,反扒队破获的治安案件只有20多件,但他们每天所到之处,却制止了不少扒窃行为。有一个数据可以表明,在市公安局近期的“110”接处警记录中,每天有关扒窃的报警平均不到1个。

同样,三年多来,反扒队员们的模样早已被扒手们所熟识,家人朋友们总是担心他们会不会遭遇报复。徐汉飞说,他们有正义的力量支撑着,每次抓捕扒手时,周围群众总是协力相助就证实了这点,这种力量很强大,所以他们的心中没有半丝胆怯。

抓扒手没有奖金,没有指标,反扒队员们的心中有一个共同的信念:努力工作,让天下无贼,让社会平安。而这一信念已转化为他们共同的社会责任。  本报记者  陆玲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