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高龄的台胞施志超去年7月返乡定居。一年来,沐浴家乡发展的和风,享受亲情的温暖,他喜不自禁。
人逢喜事精神爽,台胞施志超这一年来神清气爽。自去年回到家乡居住后,事事顺心欢喜不已,让这位已90岁高龄的老人感觉越活越年轻。
一喜:叶落归根回乡定居
施志超12岁时就离开家乡启东,去了上海。后在上海找了工作,娶妻生女。1945年,28岁的他举家到了台湾。在台湾,他当了一名公务员。1982年退休。
海峡阻隔,一晃60年白驹过隙,但他时时期盼着叶落归根。
1994年,施志超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在与启东的侄子取得联系后,他辗转回到了家乡。当魂牵梦萦的家乡出现在施志超眼前时,他禁不住老泪纵横,家乡欣欣向荣的景象,令他欣喜。此后几年间,他先后回来探亲10次,而每次,施志超都能感受到家乡的变化。2004年,由于女儿不幸患上严重的抑郁症,老伴也已病逝,施志超经过慎重考虑,决心回家乡居住。2006年7月25日是他终生难忘的日子,这一天,他终于住进了紫薇二村自己的家。
每天清晨,施志超都要到紫薇公园散散步,锻炼身体。晚上,则到新村里的小花园转转。施志超说:“家乡是一天一个样啊。环境越来越好,交通又方便。而且在这里居住,社会治安稳定,住得放心。”
二喜:认了个孝顺的女儿
施志超回家乡居住后,由于年岁已高,他便托中介公司找了个保姆。于是去年7月29日,袁萍走进了施志超家。
袁萍生性勤快,也很细心。她把施志超的日常起居照顾得井井有条。每天,袁萍把家里整理得干干净净。知道施志超口味清淡,做菜的时候,她尽量少放油、不放糖,而且每餐荤素搭配,营养均衡。白天,袁萍陪施志超聊聊天,解解闷。在施志超外出时,她总不离左右服侍好。而施志超也像对待自己的女儿一样,经常叮嘱袁萍当心好身体。当听说49岁的袁萍曾经历过两次不幸婚姻时,施志超又耐心宽慰她。
从素不相识到感情日增,2006年11月9日,水到渠成,施志超认袁萍为干女儿。此后,两人真的亲如父女。去年12月,施志超因重感冒住进了市人民医院。住院10多天,袁萍医院、家里两头跑,床前床后服侍着施志超。怪不得人家都以为袁萍是施志超的亲生女儿。今年3月,施志超因青光眼住进了南通文峰医院。这次,在南通住院30多天,又是袁萍床前尽孝,把施志超照顾得周周到到。当施志超出院时,袁萍整整瘦了一圈。
三喜:辖区民警贴心服务
辖区民警也与施志超结下了不解之缘。今年5月,施志超为台胞证的定期签证找到汇龙中心派出所第三警务区。正在值班的茅益兵热情接待了他,并详细询问了有关情况。看到老人行动不便,陪同的袁萍又不熟悉有关部门,茅益兵便主动揽下了帮施志超办理有关手续的事。办完后,又亲自把台胞证送到施志超家。这让施志超感激不尽,连夸家乡的民警服务周到细致。
自从茅益兵结识了施志超后,就把他挂在了心上。下班后,和民警姚晓波经常来串串门,了解他有什么需要。当了解到他家的自来水费没有享受到优惠时,茅益兵又跑前跑后,帮他办妥了手续。
7月中旬,施志超眼疾需复查,茅益兵又为他联系好复查的医生,并开车把他送到医院。事后,施志超买了两条红南京香烟,送到了茅益兵手中,以表谢意。茅益兵再三推辞不掉,又得知施志超不抽烟,便把香烟折合成现金让同事姚晓波专程送上门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