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春莹,两年前走出校门,20岁的小姑娘凭一股闯劲创办起了“小婆幼托所”,迈出创业第一步。
在我市河南路上的一个偏僻巷子里,有一家并不起眼的幼托所,主人是一位刚满20周岁的“小丫头”钱春莹。7月初的一天,记者来到这里时,看到钱春莹一边弹奏着电子琴,一边起劲地和屋子里一大帮3周岁以下的孩子们唱着《数鸭子》。充满稚气的歌声传进邻居们的耳朵里,上了年纪的人总会啧啧称赞:“春莹这丫头,还真把这幼托所办出了名堂。”
两年半前,当18岁的钱春莹即将从我市职教中心幼师班毕业,开始嚷嚷着要办属于自己的幼托所时,父母亲还以为是小孩子闹着玩的。不想,已经学了两年幼教专业知识的女儿却是有板有眼:“市区上档次的幼托所几乎空白,办个像模像样的幼托所,一定有作为。”拗不过女儿的坚持,干公安的父亲和下岗的母亲便紧锣密鼓地开始了幼托所的筹建。将位于河南中路上的那套145平方米的房子按幼托所的要求装修,除了厨房、卫生间、孩子寝室,就是一间70平方米的幼儿活动室。墙壁上,贴上了孩子们喜欢的图画,地面上,垫上一层泡沫再铺上塑料地板,钱春莹在妈妈的陪同下,买来了两大包10几种玩具。对能收多少孩子钱春莹心中没底,她估摸着有10来个孩子上门就是了不起的成果了,也就只让父母做了12张幼儿床。各项准备工作就绪,钱春莹听从了妈妈的建议,将幼托所命名为亲和力很强的“小婆幼托所”。
幼托所正儿八经办了起来,钱春莹也从幼师班毕业回家,但“小婆幼托所”开张后却只引来一个幼儿。分析原因,是幼托所毫无知名度。于是钱春莹瞒着妈妈,印了100多份小广告,到城南几个大的居民小区逐栋楼房、逐个楼梯口的张贴栏内张贴。不料还真有效,第二天就有人把孩子送上门来,钱春莹欣喜若狂,拿出看家本领和二三个孩子同玩乐同唱歌,母亲则悉心照料好孩子们的饮食起居。就这样,“小婆幼托所”靠口碑的力量一传两、两传四,2个多月后竟然引来了20多个小朋友。钱春莹笑了,可烦恼也接踵而来,幼托所一年到头没有假期,小孩子唧唧喳喳难得清静,料理孩子吃喝穿着容不得半点马虎,钱春莹和婴幼儿在一起时,时不时沾上一手的尿屎,母亲为女儿着想征求春莹是否放弃,但18岁的钱春莹已经从孩子的笑声里感受到自己的快乐和希望,从爱好到投入再到作为事业,钱春莹坚强地摇着头,说自己一定能行!
每天天一放亮,钱春莹就要迎来第一个孩子,而到了傍晚,还时常有家长因这样那样原因接不走小孩,时不时一个电话,常遇有特殊情况的年轻父母要把孩子留宿幼托所,每每碰到这样的情况,钱春莹和母亲总是满口答应。家长们的信赖,就是对他们最大的褒奖。两年多来,深深热爱并投身于幼教事业的钱春莹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微笑着迎接每一缕崭新的阳光。尽管,她已没有时间会姐妹、上网吧、逛公园、挑时装,但钱春莹觉得自己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充实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