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军旅生涯,老军人陆正谦激情满怀,他说:“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是他一生的座右铭。
快到“八一”建军节了,78岁的离休老干部陆正谦不由再度回忆起当年参加革命时的情景。心潮澎湃的他,几夜挑灯夜战,写下了一篇回忆文章《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以纪念建军八十周年。
7月23日上午,在和合镇和合镇村陆正谦简朴的家内,记者倾听了他的参军经历。虽是头发花白,但从挺拔的身板上,依稀还见老陆当年的军人风采。“‘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是我们那时听得最多的,这可以说是我一生的座右铭。”老陆提及这八个字,不由神情激动起来。
1949年6月11日,是陆正谦终身难忘的一天。那时,崇明刚刚解放,经在崇明经商的父亲鼓动,陆正谦报名参加了新四军苏北南通九分区干校学习。
12日晚上,陆正谦同200多名同学一起,在一位名叫鲁光的新四军老战士带领下,乘上四条木帆船,由水路从崇明北渡到南通军管委学习。陆正谦的记忆中,那个夜晚特别黑,只听得鲁光很严肃地说:“在长江航行中随时可能有敌机向我们扫射,你们一定要一切行动听指挥,遇到情况不能慌乱,要不船会翻掉。”陆正谦的心怦怦直跳,平生第一次感受纪律的严肃性。
同年8月,陆正谦前往苏北军分区教导团供训队学习,当时学的是会计审计专业。9月1日,时任苏北军分区司令员的张震东在开学典礼上作报告,讲的题目就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这位在长征中多次担任开路先锋的司令员口若悬河,讲述了他在参加辽沈、平津、淮海、渡江等各大战役中军事纪律的重要性。整整讲了一个上午,他的两个警卫托着枪一动不动地站立着。从此,“纪律”两字深印陆正谦的脑海。
“那时的生活十分艰苦,但当时自己倒并不觉得。”老陆回忆说,他们白天上课,晚上住在破庙里,打地铺,吃的是大锅菜。期间有4个学员偷偷溜走了,成为当时不守纪律的“典型”,为学员们所不齿。
1950年5月,陆正谦被安排到南通军分区司令部后勤处工作,此后辗转了几个单位。1953年回到家乡启东,在南阳棉厂当会计,后调入农业银行工作。
在银行工作的30个年头里,由于做的是信贷工作,陆正谦家常有贷款单位来访,他总是严于律己,从不收受任何礼品。他记得还是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当时的一些渔业大队来贷款,就会送大米,而且一送就是50公斤。陆正谦婉言拒绝。“在部队,不遵守军事纪律就不是一个好兵;在银行,不遵守财经纪律,就是一个不合格的职员。”陆正谦的心里十分清楚。
而今,离休在家的陆正谦为人正直,为邻里所称道。他志愿当了网吧管理员,经常在镇区的网吧巡视,规劝那些沉迷网络的孩子们回归课堂。他还对2名监外执行的青少年实施帮教,用自己的亲身经历阐述遵章守纪的重要性。
“虽然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有些内容似乎有些不合时代了,但这在多少年来,就是我们战胜敌人的强大思想武器。现在,还应该是我们当前共同打造和谐社会的基石,我们不应该忘记它啊。”陆正谦言语中充满感慨。 本报记者 陆玲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