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镇庙港村村民陆永连痴心于小葱的研究和种植,不但攻克了小葱夏季休眠的难题,还取得了每亩小葱10000元以上的经济收入,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土专家”。
提起翠绿的小葱,既不起眼,也非主菜,但对绝大多数的城镇家庭来说,每餐佳肴总少不了它相佐。作为调味品,小葱用量少价钱便宜,在夏季还有休眠的生长规律,城乡也少有人专门从事小葱的生产销售。不过,也有人痴心于小葱的研究和种植,而且不但攻克了小葱夏季休眠的难题,还取得了每亩小葱10000元以上的经济收入。这位种葱人名叫陆永连,是大兴镇庙港村出了名的种菜“土专家”。
今年57岁的陆永连只有小学文化,他年轻时就迷上了种菜,读书报、看电视新闻是他获取知识和信息的主要渠道。多年前,自认为掌握了几十种蔬菜品性的陆永连遇到了一个难题,这家家户户派用场的小葱咋在夏季就不生长了呢?书本上除了休眠的答案,再没有解决的办法。
好强的陆永连不服气,连续搞试验,接连碰了一鼻子灰。但是,陆永连在失败中偶然发现,千百枝小葱中,竟然也有一、二枝不休眠的,他灵机一动,将这几枝小葱移植到一起,然后再留种留根,一年、三年、五年,几枝、几埭、几亩,笨办法造就了奇迹。如今,进入夏季,当本地所有的小葱全部休眠时,偌大的启东市场只有陆永连一家有小葱出售,价格竟达到每公斤五六元依然供不应求。陆永连种的小葱,一个夏季的亩产就超过了1000公斤,亩收入上万元。
与菜地打了20多年的交道,老陆说,种蔬菜算一个行当,能种高产菜只是打了个基础,会安排合理茬口才算掌握了这门学问。围绕着小葱这道“主菜”,陆永连掐着手指头,说起茬口安排头头是道,什么大棚里卖完春葱种毛豆,收了毛豆种蕃茄、茄子,利用空间搭豇豆、扁豆,之后套茬莴笋或者芹菜;什么种菜忌迭地,一菜种一熟,年年要轮茬,等等。
种了好菜能换到好价钱是关键,老陆在这方面体会很深,他安排茬口一般总比人家慢半拍,理由是,许多人种菜卖菜掐节气,往往节前菜多不值钱,节后留有大空档。他颇为得意地介绍说,几十年来,自己所种的蔬菜茬茬高产又好销。
针对有些菜农年年种菜天天忙、收入却是不咋样这样一种现状,陆永连认真地告诉记者:“种菜需要勤奋,同时一定要有自己的思路,跟大帮发不了财,凭感觉不可能取得高产高效。”他还说,种菜与做人密切相联,你为早熟盲目使用催熟剂,你为防虫害打了有毒农药,天长日久,老顾客就会丧失殆尽。
几十年来,老陆以他的诚信和放心蔬菜吸引了城里一大群老顾客,其中有不少还是宾馆和大单位食堂。种得高产菜,总卖好价钱,村里许多菜农都十分羡慕他。陆永连指着自己家的楼房说,当年,他是村里第一个盖楼房的农户,近两年,好几个种菜大户以月薪2500元请他当蔬菜技术顾问,也被他一概谢绝。
就在记者准备与忙碌分拣着小葱的陆永连告别时,他还不无自豪地指着一大堆碧青的小葱告诉记者:“喏,明早75公斤的小葱已经被客户全部预订,我这菜农可是越干越有劲噢!” 姜 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