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党员,就应奉献”
时间:2007-07-10 A+   A- 举报

盛元彬,近海镇公益村居委会党支部书记。从上世纪80年代的个体户,到90年代的乡村干部,再到现在的近海镇公益村居委会党支部书记,盛元彬实实在在为民办事,殚精竭虑做好工作,连续多年被评为市优秀共产党员。

上个月,盛元彬的妻子身体不好,市区医院的医生建议她住院,但是盛元彬考虑到村里事务多,抽不出时间照顾她,硬是把盐水拿回家,让妻子在村公共卫生服务站治疗。他说:“最近村里的2条项目桥、3公里水泥路已批下来,我们党支部一班人正在积极筹资,争取工程早日上马。”

实实在在为民办事,殚精竭虑做好本职工作,近海镇公益村居委会党支部书记盛元彬以他的爱民情结、奉献精神赢得了大家的爱戴和拥护。

带领群众致富

上世纪80年代,头脑活络的盛元彬在公益村街上办起了第一家划玻璃店。经过几年经营,盛元彬成了当地有名的万元户。

1995年,乡里找到了能人盛元彬,希望他到村里担职。盛元彬考虑后放下手头生意,成了一名村干部。由于工作出色,1996年,盛元彬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党员的称号,让他多了一份荣誉,更多了一份责任。

当时,盛元彬看到许多纯农户仅靠种几亩地维持生活,收入微薄。近海又靠着海边,养殖扣蟹具有优势。盛元彬就带领村民小规模围堤、开塘养殖扣蟹。为了打开销路,盛元彬积极寻找客户,常州、盐城、苏州……在他的努力下,扣蟹销出去了,村民的收入增加了。近两年,扣蟹养殖效益滑坡,盛元彬又在积极探索虾蟹混养的新路。2006年,盛元彬在自己的蟹塘里放了几百元的南美白对虾苗。经过4个月的养殖,获利几千元。周边群众来讨教,盛元彬把技术毫无保留传授。

前几年,近海镇逐渐发展成为海蜇加工、海蜇贩运的集散地,专业户从十几户增加到三四十户。为使这个行业健康、有序发展,2004年,由盛元彬牵头,成立了海蜇加工业协会,他任会长。看到有些专业户面临资金缺口,盛元彬积极为他们联系贷款;有些专业户出现销售困境,又是盛元彬为他们拓展销路。同时,盛元彬还为村民积极收集行业信息。2005年,当听说辽宁、山东等地把海蜇切成丝后再销售经济收益更好时,盛元彬立刻把这个信息反馈给当地专业户,许多专业户尝试后,产品在市场上更有竞争力了。去年,外地的海蜇价格便宜,当地的产品已缺乏竞争力,他又及时把信息传递给专业户,避免盲目投资。

关心群众疾苦

公益村是近海镇一个大村。村里弱势群体成了盛元彬心头常牵挂的对象。他经常深入群众家里,关心他们的疾苦。60多岁的陈阳昌残疾20多年,妻子身体也不好,家庭经济困难。盛元彬了解情况后,为他们家申请低保。公益村的丁振安身患胃癌,妻子有轻微的精神分裂。去年年底,盛元彬为他们家申请了低保。

正是因为盛元彬这份爱民的责任心,使他赢得了村民的信任。村民有个什么心里话,都愿意来找他们的盛书记。村民倪某脑瘫多年,孩子上初中,妻子对这个家失去了信心,她找到盛元彬说:“这个家没希望了,我想离婚。”盛元彬耐心做工作:“孩子都这么大了,男人生病就离婚,这是说不过去的。”通过几次做工作,倪某的妻子打消了离婚的念头。

担起党员责任

盛元彬是近海镇各村支部书记中年纪最大的,今年50岁的他很注重培养年轻干部。他说:“我要做好传承工作,让年轻干部尽快成长起来。”

当年,王群从南通职大毕业后,担任公益村居委会会计。由于农村工作千头万绪,她一时难以适应。盛元彬就带着她到群众宅头、田头做工作。工作中王群有什么不对的地方,盛元彬也是不留情面加以指出。当王群生活中遇到困难,盛元彬又以一个长辈的身份去关心她。逐渐地,王群变成熟了。去年,她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村里开党员大会,70%以上的党员都上了年纪。盛元彬说:“要培养一些年纪轻、有文化的人入党,给我们的工作注入新鲜血液。”今年,村里发展的4个入党积极分子都是有文化的年轻人。
经常有人对盛元彬说,如果不在村里工作,你现在肯定是一个成功的生意人。盛元彬听了只是笑笑。是的,到乡村工作十多年,他耽搁了生意,减少了收入,但是,盛元彬说他没有后悔过。他说:“我是党员,就应该作一点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