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精彩就在于经历起伏、波折。身体残疾的赵老五面对生活的挫折,乐观、坚强、积极向上,靠勤劳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
每天清晨两三点钟,赵老五就起床了。他拿着矿灯,来到宅后的小河边。清晨,河面上异常宁静,偶尔几声青蛙的呱呱声陪伴着他。老五小心翼翼地爬上小船,这对一条腿有点残疾的他来说有点困难。上了船,他开始取网兜。看着网兜里活蹦乱跳的虾鱼,赵老五欣慰地笑了。
赵老五家住惠丰镇鹤群村,学名赵连平,因在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五,周围的人都叫他老五。虽然他的一条腿有点残疾,但在邻居的眼里,今年46岁的老五可跟健全的人没什么两样。娶了个贤惠的妻子,儿子已长大成人,在外地打工。今年新砌的两层小洋楼在村里可算是数一数二的。尝尽人生百味的老五以他的乐观、坚强、积极的人生态度,用勤劳创造了幸福生活。
在老五3岁时,一场大病降临到他的头上,连续多天高烧不退,最终命保住了,一条腿却残疾了。
初中毕业后,家境贫寒的老五踏上了社会。在熟人介绍下,他在皮鞋厂开始了他的打工生涯。三年后,不甘心替人打工的老五与人合伙开了皮鞋厂。因经营不善,一年后,鞋厂倒闭。接着,他又在汇龙镇摆摊修皮鞋,帮人装自行车……每干一行,心灵手巧的他总是很投入,虽说没有赚到什么大钱,但基本生活能保障了。也就在那时,同村姑娘杨建芳看到老五聪明能干,向他抛来了绣球。
娶了妻子,生了儿子,老五感觉身上的担子重了,他要养家糊口。1987年,看到村里有人贩鳗鱼苗赚钱了,老五也跃跃欲试。8人合伙,这一干就是10年,虽说赚了点钱,但是1996年的一场灾难让他如今想来也心有余悸。那天,8人为一笔生意来到兴隆沙。晚上,生意成功,8人喝酒助兴。酒足饭饱后,大家商量着回去。4人决定坐快艇回去,老五当时酒喝得有点过,就没跟着回去。这一留,保住了一条命。回去的4人因遇大风和迷雾,葬身江里。那一阵,老五感觉很郁闷、很消沉。
1997年,老五经朋友牵线搭桥,在安徽马鞍山与当地人合伙做起了养蟹生意。起早摸黑,老五投入了全部的心血。虽说很苦很累,但老五看着蟹塘里逐渐长大的蟹,心里甜丝丝的。打击却突如其来,合伙人与他人联手,把蟹塘里的蟹偷个精光。老五与之论理,甚至诉诸法院,但是最终因缺乏证据而不了了之。那几年,老五亏掉了十七八万元。不仅把前几年赚来的钱都亏掉了,还欠了一屁股债。老五说,那是他人生的最低谷。因出去养蟹时,他在家乡赊了蟹苗,想等蟹出售后,把蟹苗款还掉。但是一切都泡汤了。1999年的春节,老五一个人在异乡孤独地度过,听着外面的鞭炮声,他潸然泪下。老五不敢回家,因为天天有要债的人上门。
在老五最困难的时候,是妻子杨建芳给了他勇气,鼓励着他。她没有怨言,更没有责怪他,而是默默地支持着老五。老五又开始了新的征程。早在老五贩鳗鱼苗时,他就结识了一帮安徽的船老大。由于老五为人爽快,所以这些船老大都把老五当作朋友。当这些人在安徽准备养蟹时,找到了老五,希望他能提供蟹苗。老五看到了商机,他开始了贩蟹苗生意。每年冬天,客户都要来好几批,老五总热情接待。那时老五家面积小,他们夫妻就把床腾出来让给客户住,夫妻两人则缩在小屋里将就着睡一宿。正是凭着信誉、真诚,老五的生意逐渐兴旺。几年下来,不仅还掉了债务,还有了点积蓄。
2005年,老五承包一条13亩水面的小河,合同期3年。老五投放了蟹苗、鱼苗、虾苗,还购置了一条小船。每天,老五都要到河边转悠转悠。如今,也到了收获季节,每天捕到的蟹虾鱼出售后,收入有几十元。老五说:“我很知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