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洒投递路
时间:2007-07-06 A+   A- 举报

从一名普通的下岗女工到和仁投递公司业务主管,42岁的茅静用真情赢得了公司领导和广大客户的尊重,在投递领域里苦乐行舟,演绎真性人生。

早上5点半,茅静就匆匆来到位于幸福岛的公司上班。她拿出笔记本,哪一个小区、投递多少份海报、需要几个人投递,不到半个小时,40多名投递员一天的工作已经安排妥当。商业海报的投送最讲究的是时间和效应,熟悉我市每一条街道、每一个小区的她安排工作驾轻就熟。6月30日,这个42岁的普通女性,一名商业海报投递主管,向记者讲述了她职业背后的故事。

记者:黝黑脸庞,深蓝T恤。身材瘦弱的茅静看上去就是一个吃得起苦的女人。

茅静:我天生就是劳碌命。以前在化纤厂挡车也不觉得辛苦,后来下岗了,闲在家里我倒不习惯,整天没有活干人像丢了魂。于是,没几天我就跑到哥哥的门面上去要活干。去年12月,和仁公司看中我能吃苦耐劳而录用了我。

商业海报投递,看似简单,其实是非常辛苦的。我碰到好多人都是干了半天就不来了,嫌太苦。我刚开始做的时候,每天要把长江路上的所有单位跑一遍,一天下来脚痛得晚上都睡不着,但是我坚持了下来。除了辛苦,就是投递质量。和仁投递公司是一家专门为大型商场从事广告投递的单位,投递的质量要求特别严格。我在每一次投递前总要与商场协商海报投放的区域、时间,投放结束后,还要检查员工们的投放质量。商场要求我们海报不放信箱、不放车库,不能有半点马虎。为了工作,我硬是记住了汇龙镇每一条街道上的单位总数、每一个小区内的楼房分布和总户数。

记者:商业广告投递在我市已经出现了很长时间,但市民的认可度还有差异。

茅静:其实,一行都有一行的难处。有时候,我刚刚送给市民的海报,等我们下楼时就被扔在楼道里了。每当这时我就悄悄地拾起来。有一次,在宝岛花园的一户人家,摁了门铃,主人开门后一见是广告投递,不等我开口就连说:“出去,出去”,我委屈得眼泪都要出来了。想想自己,不是没吃没穿不能过日子,何必要出来受气呢?但大多数市民还是很客气的,有的市民即使不需要,也会很礼貌地说声“谢谢”,这样退一步想想就又觉得很有信心了。

投递过程中,我常常碰到问路的、老年人行动不便的等等,我都要帮一把。记得有一次,我在民乐新村碰到了一个盲人,摸着墙壁出去倒垃圾。我就主动上去帮老人倒垃圾,还把他扶到家里。社会是个大家庭,人与人之间就需要互相关爱。

记者:一般地,像你们这样的商业广告投递工队伍很不稳定,管理起来就难了。

茅静:一个新员工要完全熟悉一个小区至少投递两三次。有一个来自大兴的妇女,50多岁了在小区里转来转去,结果头晕目眩,呕吐不止。所以,安排工作时我就让一个老手带一个新手。最难的事也常常是最容易的。40多名员工每天要投递两三个小区,每人要投递几十幢楼房,作为主管不可能每一幢房子、每一个户头去抽查,员工的工资又是按工作时间计算的,投递工作到位不到位凭的是工作责任心、相互信任度和良好的团队精神。让我高兴的是员工们都很自觉。因为商业投递时间要求严,一个小区往往几个员工合作投递,员工们也不会互相计较投递速度,工作轻重。

说完,茅静的脸上充满自豪,拿着响个不停的电话机告诉记者,许多大学生都要来这里体验生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