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万事兴。敖培香对继女视如己出,真心呵护,10年来,一家老小互敬互爱、其乐融融,在当地传为美谈。
“妈妈,我们在这里呢。”美丽的夕阳下,一对小姐弟从民主镇中心小学里奔出来,亲热地扑向来接他们的妈妈敖培香,还争着向妈妈撒娇。让人难以置信,这是一个重新组合的家庭,其中的母女没有血缘关系。而熟悉他们的邻居都说,敖培香10年如一日对继女视如己出,呵护有加,着实难能可贵。
由于婚姻的不顺,敖培香经历过波折。1998年,她与现在的丈夫相识成婚。当时,丈夫前妻留下的女儿顾心睿才一周岁。面对这个幼小的孩子,敖培香有过顾虑,有过担心 ,她知道自己肩上的责任。她在心里暗暗告诉自己:进了一家门,就是一家人。我要给她母爱,让她像别的孩子一样健康快乐。
看到公公婆婆操持着几亩大棚蔬菜,丈夫又是长年在外打拼,还没度完蜜月,她就主动揽下带孩子的重任,冲奶粉、换尿片、哄孩子,这对她来说都是第一次,一切都在不会中摸索。孩子小,晚上有时要吵闹,敖培香从不嫌烦,有时晚上起来好几次抱着孩子哼儿歌,直到孩子在她怀中香甜地睡着。就是身怀六甲时,她也是挺着大肚子坚持带孩子。儿子降生后,敖培香就更忙了。每天天不亮起床,料理一日三餐,照顾两个孩子,操持家务。看到公公婆婆很忙,她就帮着洗衣服。换季时,老人床上的被褥都是她当心的。
都说继母难当,在敖培香看来,其实也不难,她用真诚的心和坦诚的心态做人做事,给女儿一样的温暖与呵护。心睿记得,每天清晨睁开眼睛时,是妈妈早早起床,为她端上飘香的早餐;每天放学时,是妈妈风雨无阻接送她;每当她病了,妈妈总是呵护左右,端茶倒药。
点点滴滴的爱无微不至。孩子渐渐长大, 细心的敖培香注重与孩子沟通、交流。有一次,小姐弟俩为争抢玩具发生争吵,敖培香不是呵斥一顿了事,而是给孩子们讲起了“孔融让梨”的故事,教育两个孩子要互谅互让,和睦相处。每天做完作业, 敖培香总要抽出时间和孩子们聊天,孩子们也乐于向妈妈倾诉喜怒哀乐。 本报记者 朱柳柳
是慈母也是严母。有一次,心睿偷偷扣下交杂志费剩下的钱去买零食吃,敖培香发现了十分生气,狠狠地打了她,之后她也抱着女儿哭了,说:“妈妈不该打你,妈妈向你道歉。但妈妈太气了,希望你从小做个诚实的孩子。”事后,心睿在作文中写到:我总惹妈妈生气,是我错了。妈妈我爱你,是你让我重新得到了母爱,又有了一个完整的家。
懂得珍惜,用心付出 。人与人之间靠的就是理解、信任和宽容。这么多年,敖培香那没有残缺的母爱让心睿跟同龄人一样阳光健康。心睿还担任了班上的学习委员,连心睿的生母都对她感激万份。
去年起,敖培香经组织推荐到村里工作,担任村会计兼妇女主任,工作比较忙,心睿带着弟弟主动为妈妈分担家务,小姐弟俩洗菜、淘米、煮饭,忙得不亦乐乎。他们还时常叮嘱妈妈,要多多休息,注意身体。听到这些,敖培香笑得很是欣慰,觉得自己的付出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