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当“芝麻官”
时间:2007-06-04 A+   A- 举报

陈伯涛,惠丰镇小效村党支部书记。上任不到一年,工作有声有色,赢得了群众的赞扬,被评为2006年度市优秀村支部书记。

这几天,惠丰镇小效村支部书记陈伯涛特别忙。由于连续多天干旱无雨,村里几个村民组的沟河水位下降,群众抗旱取水十分不便。陈伯涛带领村支部一班人分插到各村民小组,连续几天起早搭夜,疏通坝头坝埂,开沟头,埋涵洞,把大河里的水引进来,为村民抗旱提供方便。十组村民郁启明说:“陈书记做事体做到老百姓的心坎上了。”

去年初,在村干部换届选举中,陈伯涛被选为小效村党支部书记。当时,陈伯涛自己的箱包生意做得红红火火,知心朋友都劝他:“村干部官小,事情却不少。你自己的生意做得不错,何必去当这吃力不讨好的‘芝麻官’。”但是组织的信任,群众的盼望最终让陈伯涛坚定了当好这个“芝麻官”的信念。

小效村老百姓的经济来源以种植大棚蔬菜与养殖业为主。怎样提高村民的种养殖收入成了陈伯涛上任后思考的问题。经过分析,他决定在提高村民种养殖技术和打好无公害蔬菜品牌上做文章。
于是,每隔几个月,村里就请来市、镇农技部门的行家,为村民作讲座。传培管知识,讲防病治病要点,村民们听得津津有味。今年4月28日,当市里的专家来村里辅导时,全村130多个种养殖户都赶来听课。

作为惠丰镇的无公害蔬菜基地,小效村配备了一套蔬菜农药残留检测设备。陈伯涛带领村干部一班人利用双休日、晚上为村民的蔬菜进行农药残留检测。刚开始,村民想不通,自家种的蔬菜还要什么检测,既麻烦又浪费时间。陈伯涛就挨家挨户上门宣传:无公害蔬菜是我们的品牌,经检测的蔬菜在市场上不但受欢迎,而且价钱也卖得高。果然没几天,在市场上尝到甜头的农户都主动跑村里来检测了。13组蔬菜种植大户朱新昌说:“蔬菜经过检测后,拿到了通行证。不但销路好,价钱也上去了。”他今年种了10亩冬瓜,就因为有了检测证书,价格提高了不少。

农村里常有张家长、李家短的“芝麻事”,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考验着“芝麻官”的本事。陈伯涛坚持把工作做深、做透、做到家。2006年4月的一个晚上,因受路上堆放建材的影响,该村村民黄某和张某相向骑自行车时发生碰撞。车祸造成张某牙齿磕掉好几颗,下巴缝了几好针,花去医药费几千元。为经济赔偿问题,在自行协商不成的情况下,张某决定向法院起诉。黄某已70多岁,家境清贫,听到张某要起诉,他急了,当夜赶到陈伯涛家,要陈书记无论如何帮帮忙,协调一下。陈伯涛利用晚上连跑了4次,费尽口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双方握手言和,不仅避免了一场官司,赔偿额也降低了很多。

“芝麻官”虽小,但也会碰到请客送礼的。遇到这种情况,陈伯涛就一个态度:没门。在去年新农村建设中,小效村进行了一系列公共设施建设。做挖泥机生意的施某,听说村里要搞小型水利建设,他找到陈伯涛,送上烟和酒,希望能承包这项工程,被陈伯涛当场拒绝了。他说:“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嘴软。我们做得正,就可以挺直腰杆,理直气壮地抓工程质量,才能把实事真正办实,让群众满意。”            本报记者  范存娟  通讯员  振康 洪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