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的朱春燕,穿百家衣长大。懂事的她早早为父母分挑担子,支撑起一个贫寒的家。
踏进吕四港镇二补村少女朱春燕家,家中最值钱的是那台只有声音没图像的14寸黑白电视机。迎接记者的是一个瘦小的中年女性和她坐在轮椅上的丈夫。春燕骑自行车上街帮父母买药去了,陪同的村支书打电话到诊所把她喊了回来。瘦弱的身材,苍白的脸色,春燕一看就是个营养不良的孩子。
命运之于春燕,似乎过于残酷。6岁时,小春燕在外做杂工的父亲突然患病瘫痪在床,这让本就贫穷的家庭雪上加霜。母亲小时候生过一场重病、思维迟钝,能干些基本的农活,但连自行车都不会骑。全家靠两亩责任田勉强吃饱肚子,除外没有一分钱的额外收入。小春燕穿百家衣度过寒冷,人家司空见惯的鱼肉,对她来说几乎是件奢侈的事。上学的费用全靠好心人资助和政府救济。
最令她伤心的是,连一向疼爱她的二婶近期也离她而去。二婶原来同春燕住在一个宅,从来都把春燕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有好吃的就送到她嘴里。春燕上一二年级,二婶天天四趟接送,直到春燕三年级能自个儿骑自行车为父母办事。春燕说,二婶虽然离开人世已经有几个月了,可她始终无法接受这个事实。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懂事的小春燕早早为父母分挑担子。从8岁起,她开始骑着旧自行车为爹妈办事,买药喊医生,替爹妈买油盐酱醋,上灶煮饭。瘫痪的父亲需要人照顾,春燕常为他送药送饭,做完作业还要推他出去透透气。晚上她也很警醒,爸爸一呻吟,就要出来看看。春燕爱干净,常利用星期天把家里收拾得窗明几净。2月7日晚上,她还将姑姑送来的白石灰浆粉刷墙壁,整整花了两个多小时把家里粉刷一新,累得满头大汗,让轮椅上的爸爸看得甚是心疼。就这样,春燕早早地当起了爹妈的好帮手,成了家庭的顶梁柱。
春燕一天天大了,长身体的孩子需要营养,她最喜欢的是8毛钱一根的火腿肠,可她知道家里的情况,从不在爹妈面前埋怨叹息。春燕成绩不错,加把劲能成为优秀生。春燕也想成为“三好学生”,不过,她现在和爸爸妈妈一样,最担心的是下半年还能否上得了初中,春燕想得比爹妈更多的是,自己即使能够到十几公里外的中学上学,瘫痪的爸爸和可怜的妈妈又有谁来相伴相帮。问春燕将来有何打算,她说先照顾好父母,今后挣钱养爹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