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燕巍,34岁。8年来,以一种执着向人们传递着来自深邃星空的信息。
凌晨2点,因为惦念着土星大冲,彭燕巍睡不着了。他从热被窝里一骨碌爬起来,叫醒妻子一起搭档把100公斤重的望远镜搬上楼顶平台。夜色中,他凝神屏息,观测星空,丝毫不觉寒冷和寂寞。“冬夜的星空可谓热闹非凡,壮美无比,远比夏夜和秋夜的星空多姿多彩。有民谣这样形容,‘猎户星座正当空,金牛瞪着红眼睛,大犬小犬汪汪叫,御夫双子放风筝’。”说这话的是天文爱好者彭燕巍。
彭燕巍,国税五分局一名普通的税务干部,也是一位对星空充满向往的年轻人。他用自己的行动和热情向人们传递着来自深邃太空的信息,也诠释着自己喜爱天文学的不懈追求!
远望璀璨银河,牛郎织女、北斗七星的传说几乎是每一个孩童成长中的不老童话。从小在海边长大的彭燕巍对浩瀚星空充满向往。初中时,他偶然得到一本《天文爱好者》杂志。丰富的天文知识,精美的天象图片,立即强烈地迷住了他。从那时起,能亲眼目睹奇异天空成了他孩提时代最大的梦想。
1998年,他终于拥有了第一台望远镜。他诗意地描述第一次观测星空的感受:“遥远的星空似乎触手可及,月亮大如银盘,表面层峦叠嶂,蔚为壮观;形似凉帽的土星、众星环拥的木星,挂在苍穹,忽远忽近,忽明忽暗,一切是那样的美轮美奂。”
从此,他与星星的约会越来越频繁。为了学习天文知识,他想方设法补齐所有《天文爱好者》杂志;为便于浏览国外专业网站,他自学英语和网络知识;为避免光污染,以达到最好的观测效果,他把观测点搬到了三甲镇乡下老家。
静谧乡村,无数个深夜与凌晨,他静静守候。狮子座、英仙座、双子座等几大流星雨,四季星空变幻,水星凌日……万象星空令他感怀、惊叹、忘我,他说,有时仿佛自己也成了一颗小星星,在银河系里自由遨游!
观星的路途并不全是一帆风顺的。2003年,火星大冲日预计在8月份来临,这是广大天文爱好者的一大节日。彭燕巍哪能错过,他咬了咬牙花6万多元,向美国一家公司订购了一台celestron14寸望远镜。这是世界一流的专业天文望远镜,口径达35.6厘米。根据约定2003年年初就能到货。可是他左等右等就是没有消息。眼看大冲日就要临近,彭燕巍心急火燎,几乎每个星期都要打一次电话催货。然而好事多磨,由于通关拖延等种种原因,他梦寐以求的望远镜直到2003年11月份才到货。千载难逢的火星冲日失之交臂,至今他还遗憾不已。2004年6月8日,金星凌日,他特地请了半天假赶回家观测,然而不巧的是,本来晴好的天气说变就变,云重遮日,美好的愿望又化成泡影。
观天象,最舒适的是夏季, 而冬季天朗云少,是全年中最佳的观星季节,但天气很冷,观测就不那么浪漫。好几次为了准确观测一些天体,他常常彻夜不眠地守候。有一次,气温下降到摄氏零下5度,正在专心观测的他突然摸到镜架后座上有一个冰凉的东西,仔细一看原来是自己呼出的气都结成冰了。有几次连眉毛、头发都结成了冰,被女儿笑称为“白胡子”老人。
观测天文还需要有股钻劲。2003年国庆长假,牧夫天文团体在南京进行大会交流。听说香港的天体摄影大师刘佳能要来,彭燕巍意识到这是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于是,他放弃了原先的出游计划,决定千里拜师,专程赶往南京取经。得名师指点后,他开始尝试涉足行星摄影。凭着勤奋和执着,他的摄影技术很快从业余级成长为专业级。他拍摄的水星凌日、土星两张图片在中国天文学会组织的天体摄影大赛中连获两个一等奖,与此同时,他还在《天文爱好者》杂志上发表了多篇理论文章。
为了让广大天文爱好者能分享他的快乐,彭燕巍还开设了自己的个人天文网站“猎犬摄天”,上传上百幅天文图片。
天文会友, 普及科学。彭燕巍说,现在启东的天文爱好者不多,他愿意将自己的个人网站与本地的主流网站作链接,将更多的天文学知识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传达给广大市民,让更多人热爱天文学,并从中感受美和乐趣。
朱柳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