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汉平,72岁,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959年参与创办全省有名的“木屑花”木刻小组,创作的《鱼满舱》等版画作品被法国巴黎国立图书馆收藏。晚年学习国画,有着个性鲜明的创作形式和自成一体的表现手法,现有多幅作品被中央电视台、武汉大学图书馆等收藏。
简朴的居室布满了名家书画,散发着阵阵墨香,一走进李汉平的家就被浓郁的艺术氛围所感染。
李汉平年轻时是聚星中学的一名美术教师。出于对画画的热爱,1959年,他与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创办了后来闻名全省的木刻小组“木屑花”。20世纪60年代,作为启东文艺创作骨干,他曾3次被派往南京木刻进修班学习。代表作《鱼满舱》、《新棉外运》等传神地“刻画”出启东独特的风土人情。为了在版画创作上有所突破,他还师从著名版画家吴俊发、黄丕谟学习水印版画。他的作品曾在美国、日本、法国、印度等25个国家展出,其中有10多幅作品被法国巴黎国立图书馆收藏,成为江苏有代表性的版画艺术家。1984年,他被中国美术家协会吸收为会员。
上个世纪90年代,步入晚年、艺术创作颇有成就的李汉平作出了一个令同行无法理解的选择,放下手中的刻刀拿起毛笔转而学习国画。因为当时的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高冠华正是他妻子的堂哥,他要利用这个“关系”在艺术之路上走得更远。
“艺术要用心去揣摩。”李汉平说。国画作为文化艺术中独树一帜的一朵奇葩,中华民族文化土壤是这朵艺术之花绽放的源泉。为了让作品在泼墨写意中更有意境、构图表达上更为传神,他每年都要抽出一个月的时间到全国各地的风景名胜地去采风。今年5月,他在黄山上静静地呆了10天,带回了60多幅速写,回家后进行大胆而合理的构思,创作了50多幅国画作品,今年11月被中国书画出版社看中,12月上旬出版了画册《李汉平画黄山》。
与别人不同,李汉平的国画有着个性鲜明的创作形式和自成一体的表现手法,以强调意境、突出神似而被同行所称道。色彩华丽的迎春花在和风中摇曳,几只小山雀盘旋于树丛中,国画作品《鸣春图》寥寥几笔就把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大自然生动地展示在宣纸上。2003年,中央电视台举行全国国画大赛,李汉平精心创作了国画《令箭荷花》参赛。高耸嶙峋的巨石上,一朵令箭荷花傲然怒放,寓意着人生就要高洁清雅,不折不阿。这幅作品获奖后被中央电视台收藏。在高冠华、潘天寿等一些国内著名国画大师的亲自指导下,李汉平的作品《江边小景》、《金莲麻雀》等在国内外书画大赛中多次获奖。去年3月,作品《江边小景》被武汉大学图书馆高价拍买收藏。
执笔弄墨10多年,如今已经72岁的李汉平最想做的就是能为自己办一次个人画展。为此,近2年来他一直在悄悄地准备,采风、构思、创作,第一遍不行再画第二遍、第三遍,创作精益求精,届时将有100多幅全新作品亮相。 陆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