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老刘”种田
时间:2006-11-15 A+   A- 举报

新安镇武东村69岁的刘元鼎,不愿去建筑工地当炊事员,却乐意在家里种田。亲戚邻居都说他“傻”,他却自有他的乐处。

正是收获季节,刘元鼎忙得手脚不停,凌晨四五点就起床,一直忙到伸手不见五指才回家歇息。旁人说这是他自找的,可他乐呵呵地笑答:“这是我自愿的。”

  刘元鼎能烧一手好菜。4年前,他在亲家公的建筑工地上做“饭师傅”,每月工资800元,吃住免费,加上人又省力,许多亲朋好友都羡慕他有个“好差使”。2002年,当亲家公继续邀请刘元鼎时,他却说啥也不去建筑工地“享福”了,坚持要留在家里种田。

  原来,2002年春节期间,老刘获悉自己的侄子和一个邻居都不愿再种田,准备外出打工。老刘想,大家都出去打工挣钱,责任田谁来种呢?老刘是村里数一数二的种田好把式,种了几十年的田,看见土地就感觉特别亲切。春节期间,他凝望着大片大片的土地,心中下了决心。春节过后,当亲家公再来邀请他时,他却“出尔反尔”:不愿出去“烧饭”了,要在家种田。

  亲戚邻居知道后,都说刘元鼎“傻”,轻松钱不挣却要到田里去刨食。可刘元鼎却不理会这些议论,他和妻子要来了亲友、邻居们不种的责任田,种植了8亩棉田、2.5亩桑树。从此,一年到头,老刘都泡在了田里。

  及时防治病虫害、科学施肥、旱时浇水涝时排,老刘种的田,年年都获丰收。今年,老刘家的棉花获得了亩产650多斤的好收成,8亩地收入13000多元,今年三期的蚕茧收入也有12000多元。另外,再加上小熟收入以及饲养的鸡、羊等,老农刘元鼎的收入还真不错。

  刘元鼎常对人说:“只要勤勤恳恳,加上科学方法,种田不比在外打工收入少。能天天跟土地打交道,我心里特踏实。”老伴单启兰跟丈夫“一个鼻孔出气”,常常告诉邻居说:“老刘会计划,老夫妻俩一起种田,日子过得蛮好的。”

  两三年过去了,刘元鼎的邻居们也不再说他“傻”了,反而有空就到他家去坐坐,询问有关种植的问题。他们说,老刘回家种田了,大家的产量也上去了。               陈红美 李  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