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着追求事业成
时间:2006-11-14 A+   A- 举报

许龙生,52岁。2004年,他在扬州一家面馆“谋”到瓦罐面偏方后,在市区女人街开起了面馆。

  龙生面馆坐落在女人街北头,店面不大,大厅里只放得下4张方桌。但是面馆的名气却不小,每天中午,来吃面的人都要排队。

  在开面馆前,许龙生做过其它生意。许龙生喜欢吃面条,平日出差到外地,他就到处找面馆。他发现偌大的汇龙镇没有一家有特色的面馆,于是萌生了开面馆的念头。 

  2004年9月,许龙生来到扬州“天下第一鲜”的面馆洽谈加盟事宜。老板开出的加盟费是每年1.5万元,而许龙生提出的条件是3万元一次性买断偏方和经营模式。双方互不退让,结果谈崩了。

  回到启东后,许龙生思来想去,有点不甘心。隔了几天后,他又一次来到扬州“天下第一鲜”面馆。这次他改变了策略。因为偏方掌握在面馆的老师傅手里,所以许龙生天天到这家面馆吃面,还有意与老师傅搭话交流。老师傅终于被他的诚心所感动,一个星期后,老师傅把瓦罐面偏方交给了他。

  许龙生如获至宝,在女人街的北头开起了龙生面馆。但是,让他意外的是,问题接踵而至——

  因为偏方里药膳的成分多,照着偏方下出的面条有点苦味,不适合启东人的口味;由于火候不容易掌握,用瓦罐煮出的面条总是要糊;当时的女人街刚刚建成,整条街上没有一家餐馆,形不成市场,人流量不大。

  面馆开张第一个月营业额只有6000元,而许龙生发出去的员工工资就要7000元。为此,3个厨师主动对他说:“老板,我们每人每月减掉300元工资。”但是,许龙生反而安慰员工:“工资不减,但是大家一定要想办法改进偏方,推敲瓦罐煮面技术。”他还鼓励大家:酒好不怕巷子深。只要把面煮好了,顾客自会找上门来的。

  经过两个多月的不断尝试改进,瓦罐面逐渐适合启东市民的口味。面馆里的面条是用面粉加鸡蛋制成的,盖浇选料以启东特色家养鸡、小山羊为主。龙生面馆形成了以鸡肉面、羊肉面为主的特色面馆。半年后,面馆的生意红火了起来,连附近机关和单位的工作人员都把盒饭改成了龙生面馆的“盒面”。前不久,8个上海人慕名品尝了龙生面馆的羊肉面后,每人还特意连罐带面再购一份带回家,说是让家人也尝尝。

  面馆生意稳定后,许龙生又想法扩大经营。为了突出原偏方中的药膳特色,龙生面馆又推出了一系列的药膳煲,迎承了现代人追求健康、养生的饮食新理念。
                        陆  伟   朱宝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