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丕岳,男,83岁, 农艺师。1942年参加革命,曾任启东县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1983年离休后,致力于老区的开发促进和扶贫帮困工作,现为市老区开发促进会、扶贫开发协会名誉理事长。
帮助农户脱贫
今年8月中旬,骄阳如火,83岁高龄的谢丕岳戴着草帽,冒着高温,来到王鲍镇久灵村等地察看高产芝麻和“天鹅蛋”大豆长势情况,了解农户栽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王鲍镇是市老促会扶贫帮困的联系点。谢丕岳离休后,每年都要到王鲍镇去调查研究,了解民情社意。自上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谢丕岳不断向王鲍老区提供致富信息:稻田养蟹、种植银杏树、推广大桃棉、栽培高产芝麻等,他还带着育种专家李锦文、陆廷耀以及农技员王兴斋等来到王鲍镇,向农户推广高产品种“天鹅蛋”大豆。
为了能在王鲍镇全面推广种植“天鹅蛋”大豆,在谢丕岳的提议下,市老促会主要成员每人联系3~5个贫困户,无偿提供大豆种,将科学栽培的技术资料分发到农户手中,并实施跟踪服务。从开始的几户几亩,如今已发展到1.5万多亩。“天鹅蛋”因其营养丰富、口感酥嫩而享誉上海、苏州、无锡等大中城市的农贸市场。去年,全镇“天鹅蛋”收入达1600万元,人均种豆收入380多元。
关爱贫困学子
谢丕岳常说,老促会除了要关注三农外,还要关注弱势群体。2005年7月25日上午,合作镇杨桥村一位40多岁的妇女领着10多岁的女儿来到市老促会办公室,哭诉家庭不幸,请求帮助。原来那位女孩名叫沈春裕,两年前,父亲患肝癌病故,留下了4万元的债务,母亲患心脏病、胃病已动过两次手术,目前母女两人靠政府发放的低保维持生活。女孩是合作镇初三应届毕业生,当年中考567分,但家里实在无法供她继续上学。谢老核实情况后,对办公室的同志说,杨桥村是启东第一个党支部诞生地,我们更应该关心那里的农民。他当即拿出2000元,支持沈春裕到黄桥老区人才培训学校去学习。
事后,谢丕岳向办公室询问曾有几个孩子到老促会来求助。办公室的同志汇报说,还有5个特困生来求助过,其中一名是与80多岁奶奶一起生活的孤儿,两名是负债累累的单亲家庭子女,另外两名是低保家庭的子女,现在,这些孩子初中毕业后都想上职校。谢老当即与市老区开发促进会理事长范成昌商量救助对策。在他们的牵线搭桥下,宏慈药业董事长陆锦康表示愿意资助这5名贫困生。5天后,第一笔资助款2万元送到老促会,随即发放到每个特困生手中。这时,谢老心中的一块石头总算落了地。
自1997年以来,谢老已帮助王鲍地区合作、志良等镇的17名贫困生,先后到黄桥老区人才培训中心接受职业教育。目前已有9名学生毕业,并且都找到了合适的工作。每当谈起这些,谢老心里总是甜滋滋的。
2002~2004年,通过谢老的牵线搭桥,建筑老板蔡志达每年向王鲍地区捐赠1万元,资助小学贫困生。3年来,有70多名小学贫困生在大家的帮助下,顺利完成了小学学业。
刘兴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