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秀兵,男,54岁,家住北新镇新桥村。他自学养羊技术,依靠科学养殖走上了致富路。
9月8日上午,记者来到北新镇新桥村马秀兵的养羊场时,他正在清扫羊舍。
马秀兵种过菜、养过猪,但收入不佳。一次闲聊中,他听说海复镇有许多村民养羊致富。马秀兵想:自己是不是也可以通过养羊致富呢?经过调查,他发现养羊的前景很好。2001年6月,他将3间鸡舍改造成高架式羊舍,又将自家8亩多耕地全部种上了黑麦草与墨西哥玉米等优质牧草,然后购回了30只良种幼山羊,试着走上了一条“地种草、草养羊、羊粪肥地”的生态养殖路。
“养羊之初,由于没有经验,羊群得了羊痘,差一点‘全军覆没’。”养羊没多久,马秀兵发现几只羊萎靡不振,羊的脸部、身上有不少红色的斑点。起初,他不以为然,认为牲畜得了小毛小病,吃点药就没事了。不料,羊的病情日趋加重,马秀兵急了,连忙跑到镇上请来兽医。经过五天的治疗,羊群转危为安。从那以后,马秀兵不敢怠慢了,他订购了《中国畜牧兽医报》、《山羊饲养技术》、《农村养羊实用技术》等书报,白天割草饲羊,晚上挑灯夜读,自学养羊知识。经过刻苦钻研,目前,马秀兵已熟练掌握羊的饲养管理技术。“光靠蛮干可不行,只有依靠科学技术才能走上致富道路。”马秀兵颇有感触。
辛勤的劳动加上科学的管理,马秀兵的养羊致富路越走越宽。近年来,他不断加大投入,扩大养殖规模,改善养殖环境。 “家中现有存栏山羊180只,其中能繁种的母羊25只,今年年底可出栏山羊近100只,预计纯收入可达2万元。”马秀兵乐不可支地计算着。
发了“羊财”的马秀兵,并没有忘记身边的邻里乡亲,他经常给村民们讲授他的“养羊经”。年逾50岁的何太木是迁入新桥村的三峡移民。何太木看到周围的村民每家每户都养羊,于是也萌生了养羊的想法。2004年的一天,何太木独自一人到新港镇购买小羊羔,正巧遇上马秀兵。马秀兵主动与何太木打招呼,并邀请何太木到他家参观。从此,马秀兵便成了何太木的养羊技术顾问,采购幼羊、管理羊舍、种植牧草……马秀兵用不太熟练的普通话向何太木一一讲解。去年4月,何太木的羊突然出现了集体腹泻,何太木心急如焚。他赶到马秀兵家求救。马秀兵立马拿出家中的兽药送给何太木应急。随后,他又请来了兽医为何太木的羊群诊治。“来到启东,能遇上老马这样的好人真是我的福气啊!”何太木逢人便说。
张瑷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