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四船闸管理所坐落在吕四港镇西南侧,这里是运输船只进入启东的第一道关口。检查监管、开闸放船,管理所的工作人员在繁忙的工作中,展现了水上交通人的风采。船闸管理所连续18年被评为南通市文明单位。
安全畅通是生命线
“安全无事故生产第228天”,8月18日,在吕四船闸管理所的大厅里,记者看到了这块醒目的牌子。“安全是船闸管理的生命线。”管理所所长彭胜旗告诉记者说。
就在记者采访的前一天,船闸扣下了20多艘超过过闸限度的大船。船民们情绪激动,坚决要求过闸,船堵塞了闸口。船上装载的都是农村公路建设所急需的砂石。为了确保船闸安全,又不影响船上所运货物正常到位,船闸管理所采取了请拖轮拖大船和用小船驳运的办法,通过一个晚上的加班加点,矛盾化解了,航道重新畅通。
吕四船闸建于上世纪70年代,当时设计的最大通航单放船只是200吨,但是现在一般的船载重量都达到了500吨以上,船闸的安全遭受严峻的考验。如今船闸闸室的底板损坏,基础外翻,两侧石墙虽然已经用钢板外裹,但是仍然有倒塌的危险。所以,船闸的每个工作人员都绷紧安全这根弦,不让影响船闸安全的超限定船只通过。
违规执法是高压线
由于船闸掌握着所有过往船只的通行检查和收费大权,难免有人想拉关系沾些便宜。去年8月的一个早上,船闸值班工长邱振新查到某号轮队瞒报了8个航次的吨位,少缴2400元过闸费。轮队长私下把钱塞给老邱,希望能给予放行,但是被老邱断然拒绝。
“小费送不进,办事最公道。”这是船民们评价吕四船闸管理所时的一句“口头禅”。仅今年1~7月,船闸全体职工就拒收船民礼品和礼金100多次。
违规执法在船闸管理所是碰不得的高压线,谁要是违反廉洁规定谁就要受处罚,情节严重的还要丢饭碗。一位老职工在退休前两个月,让一条无票船进闸后未按规定处理,管理所领导并不因为他临近退休而网开一面,仍然依照规定进行了处罚。
文明值岗是风景线
去年冬天,一支山东鲁枣轮队慢慢地通过吕四船闸时,突然间汽笛长鸣,船员们整齐地站在甲板上,向船闸工作人员敬礼致意。原来,这是船队对吕四船闸用清晰标准的普通话进行服务而表示谢意。行进各地的船队到了外省市一般都要碰到方言上的问题,而像吕四船闸工作人员用这么标准的普通话服务是很少见的。
为了提供优质文明的服务,船闸管理所要求每一位职工都要学讲普通话。女职工成卫萍掌管着闸门的启闭,要与船民直接打交道。为此,她苦练普通话,她的普通话亲切、标准,像一缕清风吹拂在外地船民的心坎上。
作为启东“第一闸”,船闸年通货量350多万吨,船只来自安徽、山东等6个省市,平均每天有20多条船只通过。由于船民的素质有差异,所以经常碰到一些棘手的事情。今年7月的一天,值班人员发现一只安徽大载量的船办了小载量的证,工作人员要求补交过闸费。但是,船民却不同意,还让一个怀孕的妇女跑到办公室吵闹,并在地上打滚。负责处理的周水霖尽管哭笑不得,但还是耐心解释,最终妥善处理了这件事。
这个连续18年被南通市评为文明单位的集体先后涌现了视船民为亲人的郁丽萍、金钱面前不动心的吴周,冒雨抢险的汤治元、薛剑等一批先进典型。 陆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