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护病妻九春秋
时间:2006-08-01 A+   A- 举报

施益孝,家住城河新村。1997年,他的妻子突患严重脑萎缩,不能言语,不能行走,生活起居不能自理。从此,侍奉病妻成了施益孝生活的全部。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妻子的病情日渐好转,又能说话交流了,并重新站立了起来……

  在城河新村,有一位神志混沌、手脚不灵,曾被医生断定活不了多久的居民,在其丈夫无微不至的照顾下,奇迹般地度过了9个春秋。

妻子病倒

  1997年4月22日,在法院上班的施益孝像往常一样下班回到单位宿舍,发现妻子彭秀兰反常地躺在床上休息。施益孝忙问妻子怎么回事,妻子却言不搭调、神情呆滞。施益孝心想:上了年纪了,好好休养一下,可能会好转的。但事与愿违,妻子的病情不断恶化,还出现了呕吐、发烧等症状。最后,经医院确诊:彭秀兰患了严重脑萎缩症,必须住院治疗!

悉心照顾

    严重的脑萎缩使彭秀兰失去了正常人的思维能力,住院期间,有时她会莫名其妙地从床上爬起来,有时会趁人不注意拔掉正在挂盐水的针头。为了防止发生意外,施益孝形影不离地守在妻子身边。实在有不得已的事情需要处理时,他会与其他病患的家属打好招呼,请他们帮助照看一会儿。
晚上是施益孝最难熬的时候,一天的劳累使他一躺下就能进入梦乡,但妻子有什么动静就不能及时知道了。施益孝便在自己的手腕上系上一根绳子,另一端牵在妻子的手上。这样妻子有什么举动他就能立刻醒来。

  在妻子住院的几个月里,施益孝喂妻子吃饭,为她翻身,做手脚按摩,侍候她大小便。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彭秀兰终于可以出院了,而施益孝却整整瘦了一圈。

不离不弃

  出院后的第三天,施益孝正在家中忙碌地做家务,忽然看见妻子在床上辗转反侧。“你想要做什么?”施益孝轻声询问妻子。“我要上卫生间。”妻子答道。在常人看来,这是一句再普通不过的回答,但施益孝却欣喜若狂,妻子开始有意识了!妻子能与他进行语言交流了!施益孝喜极而泣。

  妻子病情的好转,增强了施益孝护理好病妻的信心。一次,施益孝在电视上看到一则报道:海复镇一名中风8年的老妪,在丈夫的悉心照料下,生活幸福无比。这则报道对施益孝的触动很大,帮助妻子重新站起来的训练计划在施益孝心中慢慢萌芽。

  由于长时间的卧床,彭秀兰四肢肌肉已开始萎缩。刚开始训练,施益孝与女儿架着彭秀兰在小区内走。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施益孝能一个人扶着妻子走路了。

“一般患了脑萎缩的病人都有懒惰的心理,为了鼓励妻子练习走路,我总是‘连哄带骗’!”施益孝回忆道。开始在家里来回挪步,后来到室外练习,20米、50米、100米、500米……渐渐地妻子能独立行走了。“现在,每天早上散步成了我们的必修课。”施益孝乐呵呵地说,“清晨四五点从家里出发,步行一个半小时再回家。”

无怨无悔

  刚开始训练走路时,妻子的腿不能动,即使是扶上短短一段路,施益孝也会累出一身汗。有时,遇到妻子情绪不好,还要骂他一通。对此,他毫无怨言。施益孝说,以前都是妻子操持这个家,现在她病了,他就应该服侍妻子,让她过得舒心。

  施益孝的儿女工作繁忙,做家务、照料病妻全由他一人包揽。由于过度劳累,施益孝患上了心脏病。有一次,施益孝忽然感到全身无力,心里闷得发慌。怕妻子担心,他没和妻子言语,自己骑着自行车赶到医院看病。医生一量血压:240! “你怎么一个人上医院?你得住院治疗。” 医生毋庸置疑地说。“不行,家中还有一个病妻需要我照顾。”施益孝固执地说。医生拗不过他,打了一针观察了半个小时后,才无奈地同意施益孝回家。

  看到父亲这么操劳,儿女们经常劝他请个保姆帮帮手。可施益孝硬是不答应。他说,一来经济不宽裕,二来保姆没有自己服侍体贴。“照顾病妻是我应尽的责任。” 施益孝坚定地说,“我还要加把劲,让妻子能恢复得更好!”                    张瑷玲
  报料:城河新村社区居委会倪姚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