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放贷款你致富
时间:2006-07-06 A+   A- 举报

——一个基层信贷员的职业观

朱建兵,45岁,1989年从部队退伍后,在和合信用社信贷岗位上一干就是10多年,跑遍了和合镇的每个村每只埭。他的勤恳、敬业赢得了农村信贷客户的广泛称道。

“客户满意是我最大的满足”

  初夏的早晨,微风轻拂。朱建兵匆匆地吃完早饭就骑上摩托车出了门。他要趁早赶到和合镇裕丰村,找一个多头贷款的户头谈贷款合并的事。

  20分钟后,当朱建兵赶到贷款户家里时,却是“铁将军”把门。邻居告诉他,这家的女主人到田里干活去了。穿过田间小埂,他找到了女主人。朱建兵说明了来意,女主人说,她的丈夫过几天会回来,贷款合并的事只能由她丈夫来处理。

  虽然事情没有落实,但是得到客户要回来的信息,老朱还是很高兴。因为信用社清理多头贷款的工作已接近尾声,而和合镇信用社也只剩这一家了。

“这是一名从事建筑的普通客户,与他商量让他把别处的贷款合并到一家金融机构是我们的工作。不管他今后选择在哪一家金融机构贷款,我们都应为他提供最好的服务。”老朱笑着对记者说,“农村信贷工作面对基层,让客户满意是我最大的满足。”
“群众致富了,我们辛苦点无所谓”

  农村信贷的客户群体主要是农民,为百姓致富提供金融支持是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基本职能。作为一名农村信贷员,老朱几乎跑遍了和合镇每个村的每只埭。从几百元到上千元、上万元,百姓货款面广量大、情况多样。

  在农武村村民姚建兰看来,老朱是她种植大棚蔬菜致富的恩人。2003年4月,看到周围群众都种植大棚蔬菜发财致富了,姚建兰心里也痒痒的。但是她家却没有足够的资金。拿不出银行存单作抵押的姚建兰听说信用社能给她这样的种植户给予一定的信用贷款,于是她找到了老朱。老朱通过走访后,贷给了姚建兰5000元钱,让她顺利地搞起了大棚蔬菜种植。第一年,姚建兰就喜获丰收,第二年付了利息贷款转期后,她继续扩大了种植规模。去年,姚建兰还清贷款后专程来到信用社,向老朱表示感谢。

  和合镇是我市有名的蔬菜种植大镇。2002年前后,许多农民在开始种大棚蔬菜时碰到了资金问题。老朱与同事们一起到农户家里了解情况,通过调查走访对一些确有资金困难的群众每户发放了数千元到上万元不等的贷款。

  向农户放贷,总体数额不大,但户头零散工作量大,老朱一个人就管理着500多个贷款户头。从每月的月头开始,老朱要把这个月贷款到期的户头列出明细表,然后就一家一家地去提醒。有的户头甚至要去十多次才能碰到人。“群众致富了,即使我们辛苦点也无所谓。”老朱常常这样说。

“客户的信任是我们最大的成功”

  在城北,一座颇具规模的冷库建设正在进入最后的室内装修和设备安装中,龙大公司这个我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从养殖苗鸡起家的。龙大公司总经理陆俊杰说:“企业有今天这样的规模,多亏了和合信用社老朱的支持。”当年老朱和同事们一起对这个企业进行了仔细的项目评估和可行性研究后,最终为企业提供了50万元的贷款,让企业跨出了做大规模的第一步。

  2005年,龙大公司已经是我市颇有规模的农业特色企业了,但是陆俊杰想把企业做得更大。发展就需要资金,得知这个消息后,许多商业银行都到这个企业进行营销放贷,有的银行还给予低利息优惠,但是龙大公司最后还是选择了老朱为他办理贷款。对此,老朱说:“客户的信任是我们工作最大的成功。”
                                    陆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