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士明,68岁,家住南阳镇秉章村。他有一块1.7亩的菜园,一年四季,他就种一种蔬菜——小青菜。时间一长,他种的小青菜也出了名。
卖菜
6月的一天,记者起了个大早,来到新村附近的小菜场。这时,沉睡的大街刚刚苏醒,而小菜场里则已经很热闹了。
记者在小菜场里转悠着,一位黑脸老伯摊前的小青菜吸引了我。小青菜绿得发亮,嫩得几乎能掐出水。“老伯,这小青菜卖相很好,但会不会打了药水呀?”我与老伯搭起话来。“放心吧,我的小青菜不打药水,我使用防虫网。”老伯对记者的疑问显得有点生气,他指着摊位前一位买菜的中年妇女说,“她是老顾客了,不信的话,你问问她。你要是再不相信的话,可以到我家菜园去看看。”原来,老伯一年四季卖小青菜,在小菜场里出了名,他的小青菜可是最畅销的。
种菜
第二天,记者来到了南阳镇秉章村,找到了村干部老陈。老陈告诉记者,这位卖菜老伯名叫倪士明,专门种小青菜。
远远地,记者就看到倪老伯和老伴正在菜地里浇水。一见记者,老伯便笑了起来。随后,带记者参观起他的菜园来。
菜园就在老伯家的屋前屋后。菜地里都罩着黑色的网,这就是老伯所说的防虫网。倪老伯告诉记者:“小青菜长到有两片小叶时,打一种专门用于果蔬防虫的药水,然后就盖上黑色的防虫网,这以后,就再也不往小青菜上打农药了。半个月左右,小青菜长大了,才会掀开防虫网。”
倪老伯介绍说,掀掉网后,每天要用水泵给小青菜浇水,这样也能起到防虫的作用。老伯说,他的小青菜长得特别嫩绿还有一个原因:施的是猪粪。老人的侄子是养猪专业户,常年为他提供肥料。使用这种天然有机肥料既省钱又环保。
看菜
让记者不解的是,老人的菜园里除了小青菜外,就种了一点葱,难道老两口的主业就是这个?见记者一脸疑惑,老伯笑了:“就这宅前宅后的1亩7分地,去年除了零用花消外,还净多了近3万元呢。”这样的收入不免让记者大吃一惊。
老伯指着屋前一块二分左右的地说:“就这一块地,最近两个月,先种葱头后种小青菜,我共卖到了500元钱。”倪老伯的老伴接过话茬说:“今年还试着种了三行金瓜,在卖小青菜时捎带着卖,估计这一茬金瓜可换2000多元。”
“那么好的收入,为什么附近的村民不跟着种呢?”记者不禁有点纳闷。“很少有人这样种的,他们都觉得太辛苦。”倪老伯摇头说。原来,种小青菜虽然活儿不重,但很花时间。老人每天清晨4点多就要起床,到地里拔小青菜,剪去根整理捆扎好,然后骑摩托车赶七八公里路,来到位于城北的小菜场。下午,老两口又要给菜施肥、浇水。看着老夫妻俩这么忙碌,有些村民被“吓”退了。而老伯却并不觉得辛苦,他告诉记者,今年春节期间,老夫妻俩先后到北京的女儿和南京的儿子家呆了2个多月,结果被闷坏了。回家后,尽管天天忙忙碌碌,却活得踏踏实实。说到这儿,倪老伯脸上满是幸福。
陆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