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锦文和他的“蚕豆王国”
时间:2006-06-06 A+   A- 举报

    李锦文,男,69岁,高级农艺师,蚕豆育种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正是蚕豆成熟的季节。走进李锦文的6亩试验田,犹如来到了一个蚕豆王国。这里长着100多个品种的蚕豆:有荚长30多厘米的,有10荚重达1斤的,还有像葡萄串的……李锦文犹如一个魔术师,把普普通通的蚕豆变幻得千奇百怪。

  李锦文跟蚕豆打了一辈子的交道。1960年,走出大学校门的李锦文,就对培育蚕豆情有独钟。他一头扎进了试验田,通过辐射诱变和杂交育种等方法,突破了传统的“蚕豆变异大,不易选育”的难题,选育出了抗锈病蚕豆,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了当时国际领先水平。

从此,李锦文一发不可收拾,他先后成功培育了“启豆一号”和“启豆二号”,这两个品种的产量比传统品种增长30~40%,在长江流域被广泛推广种植。李锦文告诉记者:“现在启东的50多万亩蚕豆中,还是‘启豆二号’当家。”

从20世纪90年代起,李锦文开始致力于蚕豆优质大粒品种选育研究。1993年,他培育出“启豆三号”白皮大粒品种,平均百粒重125克(国际标准百粒重120克为大粒品种)。在此基础上,他又成功培育了“启豆四号”绿皮品种,平均百粒重105~110克。从“启豆一号”到“启豆四号”,李锦文在国内蚕豆育种界声名鹊起,他先后当选江苏省劳动模范、江苏省优秀科技工作者。

  1997年,李锦文从启东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退休,他选择了继续从事自己心爱的事业。李锦文创办了启东市绿源豆类研究所,该企业是我市第一家省级科技型民营企业。2000年,他从推广品种“启豆四号”的田间自然变异株中,经系统定向筛选和品种自交纯化,成功培育出平均百粒重达220克左右的“启豆五号”绿皮大粒新品种。“启豆五号”比国内现有的绿皮品种大一倍,比日本大白皮品种大30克左右,该品种蛋白质含量32.07%,比一般品种高6%。随后,李锦文又成功选育了白皮大粒长荚“启豆六号”新品种,比日本大白皮品种产量高20%。经启东南阳镇等地试种,青豆荚每公顷产量1.725万公斤,最适宜作为时令蔬菜上市。

  年近70岁了,但李锦文没有放慢培育蚕豆新品的脚步。每天,他都骑着电瓶车,从紫薇二村的家赶到市区北郊的试验田,然后呆在试验田里潜心研究。2001年,他从西欧引进了几百个新品种进行选育,前不久,特大粒型出口加工专用及早熟时令蔬菜型两个新品培育成功。李锦文高兴地说:“特大粒型出口加工专用品种将使中国蚕豆无法批量出口成为历史,早熟时令蔬菜型品种可以使青蚕豆上市提前到清明、甚至春节,目前,这两个品种的鉴定、命名工作已经开始,准备命名为‘启豆七号’、‘启豆八号’。”

  采访结束时,李锦文告诉了记者这样一件事:他的朋友在香港见到当地超市卖从日本进口的小包装蚕豆,三荚11粒要卖38港元。李锦文感慨地说:“要是我们也能种这样的蚕豆,那多好啊。趁现在身体还行,我还要继续努力,多培育些蚕豆新品。”
                                 陈红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