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里的感人故事
时间:2006-05-29 A+   A- 举报

   作为ICU(重症监护室)的护士,她们的使命是挽救危重病患的生命,帮助其渡过艰难的危险期。2003年10月,市中医院设立ICU,2年多来,许多重症病人甚至是一些已经被“判”了死刑的患者,在ICU护士们的精心护理下,生命得以延续。

      在市中医院住院部三楼,有个特殊的病房,门牌上标着“ICU”。它并不是普通意义上的病房,而是医院为提高危重患者生命安全系数而成立的一个特殊医疗监护室。这里,每时每刻都发生着感人的故事。


对病人……


  送到ICU的病人都是高危病人,为防止细菌感染,这里不准家属陪护。所以,ICU护士既是医生的助手又是病人的保姆,所有的生活护理事项都要由护士来完成:洗头发、剪指甲、擦拭身体、护理口腔、给病人喂食、吸痰、翻身、接大小便……


  5月5日晚上8点,病房收治了一位在建筑工地因意外摔伤而做脑部手术的病人——陈和平。刚进ICU时,病人神志不清,大小便失禁。身上的泥土和血迹混合在一起,浑身上下又脏又臭。当班护士汤鹤年、倪春卫没有丝毫犹豫,拿起脸盆、毛巾为病人擦洗,一遍又一遍地换水,一次又一次地清洗……一个星期后,陈和平能进食了。还没有完全清醒的他,常常一天要排便好几次。护士们不厌其烦地一次次为他清洗、更换被服,陈和平的家属感激地说:“这里的护士太好了,对待病人就像亲人一样。”


  去年5月28日,65岁的彭桂莲因胆源性胰腺炎引起全身衰竭住进了ICU。肚子上插了3根引留管将体内的腹水排出,带着阵阵恶臭的腹水顺着管缝不断地向外渗出。为了防止感染,当班的护士每10分钟帮她换一次敷料。10天过去了,彭桂莲在护士们的精心护理下,竟然奇迹般地康复了。出院后,彭桂莲每逢来医院复查,都会特意到ICU看望“恩人”。“自己的子女都没有她们这么好!”彭桂莲开心地说。


对家人……


  ICU承担着全院最重要、最繁忙的护理工作,护士们不仅自己吃苦,她们的家人也跟着受累。家住少直的黄丽梅是今年2月进入ICU工作的新护士。为了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工作上,她毅然让只有5个月大的儿子断了奶,并把孩子托付给婆婆照顾。一天中午,黄丽梅正在值班,家中突然来电话让她立即赶回去。原来,襁褓中的儿子腹泻不止。黄丽梅的丈夫在单位上班脱不开身,手足无措的婆婆只好打电话向她求救。这边是病床上的患者,那边是不满周岁的儿子。最终,黄丽梅还是选择留在医院照顾病人,而叫人把儿子送来医院。


对自己……


  ICU的护士们虽然都很懂得保护自己,但为了病人,她们有时不得不放弃健康。由于职业的特殊性,她们经常不能按点下班,不能准时吃饭,长年累月,不少护士都患上了胃病。5月7日晚上,28岁的倪春卫值夜班。跟班的护工许菊平发现她的眉宇紧锁,脸色不太对劲。原来,倪春卫的胃病又犯了。


  “你躺下休息一下吧。”许菊平关切地说道。“不行,今晚的病人是个脑外伤患者,千万不能疏忽。”倪春卫边用双手用力地抵住胃部,边认真地说,“我不要紧,过会儿就好。”


  “没到ICU上班前,我一直以为医院的护士工作很轻松,没想到会这么辛苦!”采访中,许菊平这样告诉记者。


  “面对一个个危重病人,我们时刻想着:他们何时能转危为安,我们的工作是否全面周到。”ICU护士长戴丽华说,“希望我们的努力,能换来病人的康复!”
     张瑷玲   许菊平 袁松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