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勋,38岁,第一实验小学教师。20年来,她满腔热情地奉献在三尺讲台,曾被学校评为学科带头人,并多次受到市级嘉奖。
20年前,陆勋从师范学校毕业跨进实验小学的大门时,就发誓要当好“孩子王”。但是,要当一名好老师不容易。陆勋接下的第一批学生正好都是部队转业干部的孩子,这些孩子从不同的地方转学过来,学习进度参差不齐。为了让学生们尽快跟上,陆勋利用课余时间一个一个地进行针对性辅导。有一个孩子父母离异后,一时间没有人照顾,陆勋就天天把这个孩子带到自己家中进行补课。虽然很辛苦,但让她感到高兴的是,一个学期后,学生的成绩都有了明显的进步。
“当个好教师,最重要的是要有爱心。”陆勋说。2003年,学校把一个情况较为复杂的毕业班交给了她。这个班的大多数学生家庭条件比较优越,学生思想活跃,但学风较差,有的学生还迷上了打游戏机。陆勋对这些孩子倾注了满腔热情,她与孩子们谈心,了解孩子的想法,还与一个专门捣蛋的“学生头”交上了朋友,鼓励这名学生带头做个好学生。而对一些“游戏迷”,陆勋并非一味地阻止,而是堵疏并行,她和这些孩子的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共同督促教育孩子。短短两个月,班风显著好转,学生们学习刻苦了。
教学是一项创造性的劳动,要想有所作为,必须练就过硬的教学本领。陆勋总是不厌其烦地精心推敲教学语言、反复修改教学方案。新课改后,教学要求更高了。陆勋利用业余时间,广泛阅读教育教学理论书籍,把新课标理念渗透于教学的每个环节。她的努力获得了回报:2003年,在学校组织的“学科带头人”优课评比中,她执教的《动词乐园语文活动课》获一等奖;2004年,她还在市小学课改实验开放活动中上了公开课。由于陆勋在教学中的突出表现,她还参加了全市课改年级的教案设计工作。
辛勤耕耘,桃李满园。每送走一届毕业生,在留恋的同时,陆勋总是那么欣慰,那么满足。但这么多年来,对于家人,陆勋却欠得很多:因为忙于教学而没有时间为自己的女儿补课;家中的老人生病住院时,为了不耽误上课而没去陪护;当做医生的丈夫疲惫地回到家中时,还不得不煮饭、烧菜……
“我只是一只小小的荧火虫,但我愿把这份有限的光和热奉献给孩子们。”这就是陆勋奉献三尺讲台的内心独白。
陆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