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洲新村有一个《弟子规》儿童免费读书班。一批热心人为了让儿童从小接受“国学”的熏陶,纷纷出钱出力,教读孔子的《弟子规》,开启了少儿道德教育的另一扇门。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星期六上午8点半,记者来到东洲新村16号楼,便听到了朗朗的读书声。只见在一个二三十平方米的车库布置成的教室里,近20个小朋友端坐着,手指课本,认认真真地跟着老师读。读完一段,老师又用通俗的语言进行了讲解。
读书班负责人沈建新告诉记者,读书班受到很多家长的欢迎。开始时一个班10多个小朋友。后来一个教室容不下了,只好根据年龄段扩展为2个班,共30多个学生。
去年8月,沈建新等几位老同志听说南通有一个《弟子规》学习班很有特色,于是几个人不顾天气炎热,自费到南通观摩。南通《弟子规》学习班的创办人杨德菊向他们赠送了课本。回来后,几位老同志利用暑假,也开办《弟子规》读书班。东洲新村16号楼黄松涛和宋丹丹两户居民获悉后,主动把楼下的两只车库无偿借给他们做教室。
没有经费,沈建新等人自己掏。后来退休干部郭秀琴、退休教师朱福美、下岗职工谢菊萍、原市教育局局长陈振前、从事建筑的徐云鹤等也每人送来500元钱。此外,还有不少市民也被他们义务开班行为所感染,纷纷捐钱捐物。没有课桌,他们自己动手做。后来长江中学、实验小学陆续送来了部分课桌。军队退养干部陈玉祥、退休教师陆沈一、黄祖珍等主动要求担任授课老师。开班后不久,实验小学和善成小学的一些在职教师也义务来给孩子们讲课。目前,读书班管理人员增加到了20多位。
读书班还引起了有关领导的关注。今年3月,南通市和启东市关工委负责人在调研时,肯定了这个读书班的办学形式。
最让大家感到欣慰的是,读书班的孩子所取得的每一点变化。学生家长姜陈博告诉记者,孩子参加读书班后变化很大。今年春节,孩子和奶奶一起去南通。在车上,孩子主动给一位老人让了座。当奶奶问为什么让座时,孩子说:“长者先,幼者后。”
秦烨丽的爷爷听人介绍读书班后,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把孙女送来了。让爷爷高兴的是,参加读书班后不久,小孙女内向的性格变了,会主动与人打招呼。
在读书班,记者还碰到了一位来自吕四的家长。每个星期六,这位妈妈都会领着8岁的儿子从吕四赶来上课。这位妈妈说:“孩子有点自私。每次让他给爷爷拿饼干,他总挑自己不爱吃的给。孩子的道德素质至关重要,读书班的教育正是孩子所需要的。”
为了让孩子们言行一致,读书班还经常组织一些社会公益活动。读书班曾组织20多个小朋友来到汇龙镇敬老院。小朋友们用节省下的零花钱为老人们买了袜子,还为老人们表演了精彩的文艺节目。目前,读书班已经成为东洲社区的道德教育校外辅导站。 陆 伟
相关链接:
《弟子规》是依据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对学生生活规范进行教育的一本书。弟子即是学生,规就是规范。其首先要求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友爱,要守信用,在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