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二十乐坊” 活跃文化舞台
时间:2006-04-18 A+   A- 举报

    2003年,20多个不同岗位上的汉子走到一起,成立了启东民乐队。从此,他们的身影经常出现在本市大大小小的文艺汇演中。创作、排练、演出,他们所有的业余时间都在与民乐打交道,忙得不亦乐乎。

  4月12日下午,记者刚走进市老干部活动室对面的一幢小楼,就听到了美妙的乐声。循着乐声走上二楼,记者见到了正在集中排练的民乐队。二胡、琵琶、大阮、中阮、扬琴……20多位男子或拉、或敲、或弹……音乐让他们如痴如醉。


  吴永平和王成彪是这支民乐队的发起人。今年58岁的老吴在市环卫处工作,是个二胡迷。在启东三上公司销售部工作的老王13岁起拉二胡,是江苏省曲艺学会会员、南通市曲艺学会会员,在上个世纪70年代,他多次代表启东参加省、市组织的文艺汇演。2003年5月的一天,老吴和老王遇上了。两个老朋友的话题自然离不了二胡。闲聊中,两人都觉得,现在生活富裕了,眼看着又要退休了,业余时间光自个儿在家里弹弹唱唱总觉得缺点什么。聊着聊着,两人突发奇想,何不组织一支男子民乐队呢?两人说干就干,通过联系,竟然找到了20多个民乐爱好者。2003年底,在市老干部局的支持下,“男子二十乐坊”成立了。


  每个星期集中排练一次风雨无阻,20多个人都很珍惜这短短的3个小时。经过精心编排,民乐队共有50多个演出曲目,其中有结合市里中心活动,自编自创的《千人百团齐招商》、《高歌猛进向前进》。民乐队的代表曲目——民乐合奏《苏北风情》以优美的旋律,展现出苏北平原繁荣富庶和人民勤劳安康的美丽生活画卷,深受乐迷的喜爱。


  去年,民乐队分别到少直、新安、久隆等乡镇演出。去年10月,通州市老干部局邀请他们前去交流表演。今年1月15日,启东三上公司与上海三上集团、山东三上集团联欢,联欢会上也邀请了这支“男子二十乐坊”。联欢会上,一些专业音乐人看了民乐队的演出后,对他们的演奏水平赞叹不已。

  为了民乐,民乐队许多队员都乐此不疲。民乐队的编导、实验小学老师赵觉辉是中国管弦乐学会会员。在完成繁忙的教学任务后,他不仅要负责曲目的创作,还要组织、指导排练。扬琴手徐浩刚刚四十开外,尽管生意很忙,但他从不拉下排练和演出。他们都说:“人活着就得做点有意义的事,能把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能让市民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再苦再累也值得。”              陆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