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餐店里的新生活
时间:2006-03-15 A+   A- 举报

      宋建辉,39岁。2000年他下岗后开了一家快餐店,用勤劳的双手描绘起新生活。

      每天早晨5点多就起床,到黑市桥菜场批发新鲜的蔬菜,然后回到快餐店内,择菜、配菜,洗、煮、烧,有条不紊。“小宋快餐店”业主宋建辉,已经习惯了这种起早贪黑的生活。


  宋建辉曾在某商业单位搞后勤。2000年,商业系统改制,30刚出头的宋建辉成了下岗人员。失去了工作,没有了收入,宋建辉一下子无所适从。在家里闷头睡了几天,看到妻子早出晚归,忙忙碌碌,宋建辉呆不住了。他想:自己一个身强力壮的男人,难道就这样坐等吗?


  寻寻觅觅,宋建辉在老年公寓门口找到了一个不足15平方米的小门面,租金不贵,他心动了。他想,对面就是长江中学,自己的厨艺不错,如果开快餐店,生意一定行。说干就干,宋建辉买来了锅碗瓢盆,添置了桌椅板凳,“小宋快餐店”就这样开张了。


  为了吸引顾客,宋建辉在饭菜的口味和质量上下足功夫。为了确保价廉物美,他不贪就近省力,赶到较远的黑市桥菜场批发。为了不断增进厨艺,下午三四点钟快餐店稍微清闲的时候,宋建辉到周边熟悉的大饭店厨房去现场观摩、学习。记住了,回店后再照着做。在日常生活中,他更是处处留心,关心菜肴的花色品种和搭配。就这样,“小宋快餐店”的菜肴渐渐形成了特色,生意也慢慢地红火起来。


  只有提供优质的服务,才能留住客人;只有真诚待人,才能取信于人。宋建辉恪守着这个信念。来就餐的一般是学生、打工者,不管年龄大小、点菜多少,宋建辉都一视同仁,热情接待。店小人温馨,许多学生把这个小小的快餐店当作了“食堂”,而宋建辉也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他们。一次,一个女学生就餐时,丢了375元“巨款”。当女学生心急火燎找来时,宋建辉正等着失主来领取。还有一次,宋建辉在收拾饭桌时,看到了一只漂亮的学习机,凭记忆好像是一个男孩的。他把学习机保存好,在来就餐的学生中寻找那个男孩。一个多月后,他终于等来了那个男孩。确认后他把学习机还给了男孩。男孩告诉他,他正到处寻找学习机,以为再也找不着了呢。


  自开了快餐店,宋建辉和自己的孩子很少碰面。早上他起床时,孩子还在睡觉,而晚上料理好回到家,孩子已睡下了。他的妻子除上班外,中午晚上还时不时来店里帮忙。夫妻俩一年到头忙得团团转。“我们还年轻嘛,累一点,苦一点没有关系,用自己的双手改善生活,心里很踏实。”宋建辉满足地告诉记者。
                             陈红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