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过七旬的李松、王瑞丰夫妇俩都是退休教师。在过去的岁月里,他们不仅认真教书育人,还悉心培育子女,生养的4个儿女中,有3人取得了博士学位。
李松、王瑞丰夫妇的儿子李爱忠是北京某科技公司的总经理、高级工程师;大女儿李爱红是瑞典Umea大学的医学科学家;二女儿李心红是美国一电脑公司的高级专家,这3个子女都拥有博士学位。这样一个人才辈出的家庭,就在本市新安镇大丰路口。
今年70岁的李松和72岁的王瑞丰,退休前分别是大丰武东小学的负责人和大丰小学校长。两位老人一辈子都在乡村小学教书育人,教学40多年,两位老人桃李满天下。而同样让他们感到欣慰和骄傲的是,他们的儿女都学有所成,都在自己工作的领域里有所建树。
谈起家教,李松和王瑞丰都是一脸笑容:“其实我们也没有做什么,和普通的家长比,我们在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方面,可能稍微侧重了一点。”
夫妇俩共同的体会是,打孩子小时起,他们就让子女懂得“黄金非宝,书为宝”的道理。儿子李爱忠从小就喜爱无线电,无论是矿石收音机、诱捕飞蛾的黑光灯,还是手电筒,只要能拿到手,他都要拆开,反复观察,仔细研究。对于儿子的这个爱好,李松夫妇俩不仅没有呵斥,反而很支持。有时夫妇俩看到亲戚、邻居家里有废旧的手电筒等,就会要回来,给儿子玩弄。夫妇俩还从菲薄的工资里挤出钱,到新华书店购买无线电方面的书籍。1977年,李爱忠考取了东南大学。上了大学后,李爱忠更加痴迷于实验和研究,父母的鼓励,更给了他认真学习的动力。
夫妇俩还特别注重对孩子人格的培养。李松说,那时夫妻俩都是教师,工资不高,要抚养四个儿女,还要照顾父母,经济一直很拮据。他们教育儿女,不要与别人比吃比穿,而要比学习、比爱心。李松曾经写了一篇《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文章,发表在《江苏教育》上,儿女们看后,深受影响。大儿子李爱忠穿旧的衣服,已上高中的女儿心红毫不嫌弃,拿过来就穿。心红还幽默风趣地对父母说:几百个学生在操场上站着,就她特别显眼,一眼就能认出来。特立独行的性格,不仅体现在心红的穿着上,更体现在学习上。她用4年时间完成了小学学业,后又用4年时间读完了初中和高中的全部课程。华东师范大学毕业后,李心红成绩优异,学校要她留校。面对众人都看好的机会,心红却说:“天地这么大,何不出去闯一闯。”谢绝了学校的挽留后,年仅20岁的小姑娘只身远涉重洋,进入美国一所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现在,李心红已成了美国一电脑公司的高级专家。
悉心培养孩子爱读书的习惯,不仅让李松、王瑞丰夫妇俩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感到轻松和省心,也让儿女们在学习和工作中受益无穷。小时候,爱红、心红放学后都喜欢到父母的办公室里去“博览群书”,拿到什么书就看什么书。每个月,李松夫妇俩会挤出十分之一的薪水,到新华书店给儿女们购买一些书籍。夫妇俩还在儿女们中营造“我要学”的氛围,让儿女们相互竞争,自觉学习。大女儿爱红在取得了哈佛大学博士后的学位后,依然努力学习,不断提出新的研究课题,先后在国际上发表了数十篇论文。目前,李爱红正在瑞典带领一批科研人员攻克“生命科学领域中肿瘤和血液病”方面的尖端课题。
成才的儿女们很少回家。退休后,李松夫妇俩过着简单而愉快的生活。每逢假期,夫妇俩总会无偿给周围的学生补课。由于两位老人的付出,他们所在的村去年被评为市“关心下一代先进村”,李松被评为市“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
陈红美 陆亚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