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安平,女,46岁,家住南阳镇。10多年前,她把无人照顾的侄女领回家,给了侄女一份母爱。今年10月,侄女出嫁,她又为侄女置办嫁妆,举办婚宴。
窗户上,还贴着大红喜字;新房里,一幅婚纱照挂在床头上方;床上,龙凤呈祥的被面泛着亮光……走进陆锦标、季安平夫妇为侄女陆永美布置的新房,温馨的喜气扑面而来。
陆永美是陆锦标大哥的女儿。陆永美3岁时,父母离婚,陆永美跟随父亲一起生活。3岁的孩子正是渴望母爱的时候,二婶季安平看着不忍心,常常主动去照顾侄女。陆永美的衣服、鞋子等,季安平全包下了。
陆永美13岁时,父亲因病离开了人世。临走前,陆永美的父亲把女儿托付给了陆锦标夫妇,夫妇俩毫不犹豫地接下了这个担子。料理丧事、偿还大哥欠下的1000多元债务……陆锦标和季安平一声不吭地安排妥当。季安平说,当时也曾和公婆提出,料理完大哥的丧事后就不再负责照顾侄女。但看到年迈的公婆力不从心,而永美是那么伤心、无助时,夫妻俩不忍心了。当时,夫妻俩还曾把永美送到她的亲生母亲身边,但她的母亲表示,她也照顾不了女儿。
陆锦标和季安平把侄女领进了家。他们的亲生女儿陆燕红比永美大两岁。从此,姐妹俩一起上学,一起回家。吃饭、穿着,姐妹俩一样,夫妇俩从来没有厚此薄彼。陆锦标外出打工,季安平在镇上的手套厂上班,一个人忙里忙外,十分辛苦。季安平往往在前一天晚上就做好饭,带到厂里。中午,姐妹俩放学后到她厂里,三个人一起吃。虽然生活很艰苦,但季安平从不亏待侄女。一年很快就过去了,永美小学毕业了。一些亲朋好友劝说季安平,不要让永
美上学了,能养大她就不容易了。但季安平说,生活再苦,也不能耽误孩子读书。
初中毕业后,因为学习成绩不太理想,陆永美提出不上学了。季安平就让侄女跟随她一起打工。随后的日子里,婶婶和侄女同进同出。季安平说,永美很懂事,常常抢着做家务,很贴心,就像亲生女儿一样。永美打工挣的钱,季安平让她自己存起来。
去年,永美与邻村的一小伙相识恋爱了。季安平像母亲一样,关心着永美的婚姻大事。今年,小两口提出了结婚成家的请求,季安平同意了。婚事就定在10月5日。
季安平拿出了珍藏已久的白籽棉,为永美弹了好几床被子,又到苏州购回了漂亮的家具,还买了彩电、摩托、冰箱、空调等家电。季安平说,农村里嫁女儿有的东西,永美一样也不少,彩电还买到了42吋的呢。
出嫁前的一个晚上,永美郑重地向叔叔、婶婶提出,婚后,她要改口叫陆锦标、季安平为爸爸妈妈。季安平笑着说:“叫习惯了,就不要改口了。反正我们早就是一家人了。”举办酒席,宴请亲朋,季安平夫妇俩风风光光地把侄女嫁了出去。
“现在,小两口在广东打工,我们正盼着他们春节早点回来呢。”季安平笑着说。
陈红美
报料 南阳镇信用社顾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