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琴,女,95岁,家住久隆镇久西村,有二儿二女。在四个儿女的精心侍奉下,她衣食无忧,安享晚年。
冬日的一天,记者来到明珠新村67号102室。这里是杨志琴儿子朱维新的家。
刚走进屋门,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便迎了上来。“儿女们对我可好啦!不然,我早就不在这人世喽。”一落座,老人便与记者拉起了家常。
25年前,杨志琴生了一场被医生判了“死刑”的重病——子宫癌加直肠癌。手术后,她失去了排便功能,只能在左腹部安了一个人造肛门。由于年老体虚,杨志琴的腹部有4处感染,且溃烂严重,一直在生死边缘徘徊。医生告诉老人的子女说:“老人不行了,还是回家吧!”可儿女们怎么舍得母亲就这样离去。杨志琴在医院一住就是半年,这半年里,儿女们轮流守候母亲,每天为老人换洗带脏物的衣裤,最多时一天要洗十多次。杨志琴卧床半年,但身上没有一块褥疮。邻里乡亲去看望她,发现老人身上干净,房间整洁无味,都一个劲地称赞老人的子女。连医院的医务人员都感动地说:“你们照顾母亲可真周到啊!”在子女们的悉心照料下,老人“起死回生”,慢慢好转。
采访中,在花草葱茏的阳台上,一只画眉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原来,儿子朱维新为了给老人解闷,特意养了这只鸟。如今,给鸟儿喂食成了老人每天的“必修课”。说话间,记者走近这只画眉鸟,只见鸟儿扑腾着翅膀,显得烦躁不安。但老人一走近鸟笼,这只画眉立马安静下来。朱维新乐呵呵地告诉记者:“这只画眉鸟养了五六年了,它和老人最亲了!”在花香鸟语中,杨志琴的晚年生活被点缀得多姿多彩。
“婆婆虽有些耳背,但眼力特好,现在还能做些针线活。”儿媳郁慕琴开心地介绍说。说到这儿,杨志琴连忙跑进房里,从一个装满布头线脑的纸袋子里拿出她的“杰作”:一双五颜六色、精致小巧的猫头鞋。这么可爱的鞋,让人不敢相信是出自一位95岁的老人之手。 “这是给曾孙做的!”老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朱维新说,母亲平时有饮酒的习惯,一天两顿,每顿一二两,雷打不动。“多喝不好,小咂咂,能通经活血。”老人有些不好意思,又有些得意地说,“看看,我现在的酒都喝不完,都是‘茅台’、‘五粮液’,子女们孝顺,我就享福喽!”
“照顾老人,多给她关心、温暖,这是子女应该做的。”儿媳郁慕琴说,“我们还等着给老人过百岁大寿呢!”
张瑷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