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奉病婆婆 十年如一日
时间:2005-12-09 A+   A- 举报

  顾曼丽,67岁,圩角中心小学退休教师,目前居住在善成小区。10多年来,她尽心尽力侍奉生活不能自理的婆婆。她的孝心,赢得了周围邻居的称赞。

  悄悄地观察婆婆是醒还是睡,轻轻地为婆婆掖掖被头,时不时地去看一下婆婆身上的尿布有没有湿……每天,顾曼丽的日常事务主要是侍奉婆婆,为此,她几乎足不出户。


  顾曼丽的婆婆宣亚英今年94岁,老人有四个子女。大儿子病故了16年,大儿媳居住在上海。二儿子朱国隆居住在汇龙镇,身体不太好。小女儿早年嫁到山东。老人一直跟随小儿子朱国祥、儿媳顾曼丽生活。顾曼丽说,老人其他的子女对老人都很好,经常来看望她,给她买这买那。尤其难得的是老人的大儿媳,对婆婆也始终关爱有加,常常抽空过来看望老人。


  20世纪70年代初,宣亚英的老伴过世后,她便与朱国祥、顾曼丽一起居住。老人近80岁时,丧失了劳动能力。那时候,朱国祥和顾曼丽都在上班,为了照顾老人,夫妇俩每天都要赶10多里路回家,给老人洗衣、煮饭。10多年前,老人小便开始失禁,顾曼丽便开始全天候侍奉婆婆,连晚上也陪着婆婆一起睡。这10多年来,她从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总是一夜起身几次帮老人换洗衣裤,洗澡擦身。
  顾曼丽说,前几年,她还能抽空去老年大学,后来老人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除到附近的菜场买买菜外,她就不出去了。朱国祥告诉记者,他的三个女儿都已成家,但夫妻俩没有时间上女儿家。就是每年的正月半,他们也不去女儿家过节吃馄饨,而是在家陪着老人。


  近两年,老人连大便也失禁了。于是,换洗被子、衣服成了朱国祥和顾曼丽一项繁重的活儿。体重不满100斤的顾曼丽,刚开始为婆婆包尿布时,常常累得满头大汗。日子久了,熟练了,左侧拉一下,右侧拉一下,一会儿就把尿布换妥了。为了防止老人生褥疮,顾曼丽从不贪图方便用尿不湿,而是用纯棉的布一块块缝好,安上带子。记者在老人的床头看到,一大叠尿布洗得干干净净,晒得松松软软,叠得整整齐齐。


  由于长年累月照顾和侍奉老人,顾曼丽十分消瘦。她的三个女儿心疼母亲,也常常过来帮忙。
  今年2月,老人突然患上脑梗塞,住院10多天后,老人被抢救了过来,但神志不清,恍恍惚惚,近乎痴呆,而且常常昏迷。朱国祥和顾曼丽便时刻守候在老人床边,老人一出现昏迷,便让她吸氧。很多次,老人就这样转危为安。


  婆婆神志恍惚,与人交流很困难。但顾曼丽并未因此有丝毫怠慢,反而更加细心和周到了。每天,她都用豆浆机把老人吃的食物打碎,然后喂给婆婆吃。每天,顾曼丽都要喂老人吃六七顿,水果、零食,正餐、小餐,尽量让老人吃得舒服、满意。


  顾曼丽说:“子女照顾老人是应该的,我愿意一直照顾婆婆。”
                                 陈红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