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幸,让她如此坚强
时间:2005-12-05 A+   A- 举报

和丈夫一起散步,这对常人而言是多么平常的事,而对宋燕萍来说,却是一个无法实现的梦想。故事还得从两年前说起。


2003年,对启东制氧厂下岗女工宋燕萍来说,生活又开始充满希望。丈夫陈启冲从原供销商厦下岗后,在上海一建筑工地找到了一份安稳的工作。这一年,儿子宋陈浩也从部队退伍回到了家,而她自己的病情也有所好转。然而10月份,厄运再次侵袭了这个多灾多难的家庭。10月的一天,陈启冲带着宋燕萍到上海检查身体,陈启冲上下楼梯时,觉得脚抬不起来,走路不稳,当时他也没放在心上。过了1个月,陈启冲左脚需拖着走,且口齿不清。宋燕萍警觉起来,带着丈夫到启东、南通等地的医院检查,但几家医院都诊断不出病情,一种不祥的预感浮上了宋燕萍心头。


      2004年2月29日,上海华山医院确诊陈启冲的病是运动神经元症。此病和癌症、艾滋病、败血症、类风湿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世界五大疑难杂症,目前无法治愈。由于病情变化迅速,医生认为,陈启冲的寿命不会超过1年,建议回家静养,并提醒家人随时作好心理准备。这一瞬间,宋燕萍犹如晴天霹雳,她跪在医生面前,恳求道:“医生,你一定要救救他,救救我们这个苦难的家。”


  宋燕萍夫妇双双下岗后,因她患有严重的胃病,长年吃药疗理,陈启冲是这个家庭的顶梁柱。


  四处奔波、辗转求医,宋燕萍不放弃一线希望。足足半年多时间,夫妻俩到上海,上石家庄……宋燕萍到处筹钱为丈夫治疗,先后花去医药费10多万元,用光了家中所有积蓄并债台高筑。病魔并未因亲人的爱心而减慢脚步,从撑着墙慢慢步行到卧床不起,从口齿不清到无法言语,陈启冲的病情来势汹汹,手、头、舌及腿的活动力不断减退,然后蔓延至食道及呼吸器官。10个月时间,陈启冲便从一个腰圆膀宽的男子汉萎缩成瘦骨嶙峋的病人。


  擦干眼泪,笑对人生。宋燕萍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撑起这个苦难的家。丈夫牙龈萎缩后,每顿饭要吃上一个多小时,宋燕萍不断变换花样,准备好烂饭、牛奶、菜汤。有时候丈夫想吃螃蟹,她便到市场买回最壮的螃蟹,把肉一点点挑出来,喂给丈夫吃。


  夏天到了,宋燕萍天天为丈夫擦身子。陈启冲卧床整整一年半时间,从未得过褥疮。为了照顾好丈夫,宋燕萍没有好好睡过一个囫囵觉。晚上,她要起床好几次,哪怕是细微的呻吟声,她都能察觉到,起床为丈夫掖掖被头,做做按摩。


  每当丈夫因病痛灰心绝望时,宋燕萍总是和声细语地安慰他,鼓励他与病魔顽强搏斗。按医生的推测,陈启冲最多能活一年,如今,在宋燕萍的照顾下,丈夫已安然活了两年。  在最近的一次复诊中,为陈启冲治疗过的专家惊叹道:“是爱创造了奇迹。”也有人劝过宋燕萍,你还年轻,才48岁,何必拖着这个累赘,再说丈夫患的是不治之症。宋燕萍坚定地说:“做人得讲良心,我生病的时候,他从未嫌弃过我,如今就是再苦再难,我也不能扔下他不管。”


由于儿子尚未找到正式工作,目前,全家失去经济来源,靠东挪西借艰苦度日。然而宋燕萍没有怨天尤人,她对生活怀着一颗感恩之心。她说,社会上好心人多,在困难的时候,民政部门为她送来了低保金,上海的一位病友多次寄钱寄物来,《今日启东》刊载了她的求助信息后,一位退休教师还特地上门探望,捐了钱。


  “我最大的愿望是,每天睁开眼睛时,仍看到丈夫好好的。”虽然常常窘迫到连买菜的钱都没有,虽然常常疲倦到直不起腰,但宋燕萍对明天依然充满希望。“儿子马上学徒期满,正式工作。再过两年我满50岁了,就能拿到退休金。困难总会过去的。”           朱柳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