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思忠,二级建造师,二级项目经理,江苏南通二建集团东佳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近几年来,在激烈的建设工程竞标中,茅思忠创造了80%以上的中标率。在江苏南通二建集团,他享有“标王”的美誉。
难忘人生“第一标”
1995年7月,茅思忠大学毕业,先在一家水泵厂打了半年工。第二年正月初八,在人才市场上,他与一家民营装潢企业签了约,负责企业的装潢设计和预决算工作。他在这家企业干了两年,前后做了启东市财政大厦、上海衡山宾馆、南京物资大厦、镇江第一泉宾馆等4个项目投标书,所投项目全部中标,中标率达100%。
令茅思忠最难忘的,是他生命历程中的“第一标”。
1996年春季,企业负责人安排茅思忠负责启东市财政大厦装饰装潢工程投标报价工作。5家竞标单位中的其余4家报价人员都是经验老到的行家里手,茅思忠压力很大。一无成功经验,二无师傅指点,茅思忠惟有厚实的理论知识和一种做好工作的强烈愿望。俗话说,初生牛犊不怕虎。他反复研读标书,吃透标书的每项内容。然后多次调研市场材料信息,指导价、市场价,科学比对,反复斟酌。结果,茅思忠的报价与标底价仅差几千元,在5家竞标单位中与标底最接近。于是,茅思忠实现了投标报价生涯中的开门红。
随着茅思忠报价项目的连连中标,他在市内有了一定影响力,1998年,受启东市农行金穗公司力邀,茅思忠加盟该公司。两年之后,他又被市建设工程造价事务所“挖”了去。
屡屡中标有秘诀
2001年春节,茅思忠又被南通二建集团东佳公司招聘为预算员。他主要负责做预算,搞工程投标报价。由于人手少,工作量大,茅思忠经常连轴转,一天工作十五六个小时是常有的事。当年,茅思忠一共投了江宁区人民医院医疗综合大楼、江宁区供电局办公大楼等5个标,5标全中。
5标当中,最有影响的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学主楼工程。该工程建筑面积5.44万平方米,层高24层,工程造价8692万元。无论是建筑面积,还是层高,在全国高校教学楼中,均处于领先地位。参与投标的7家企业,都是省内知名企业,然而,茅思忠的报价令业主和其它6家企业咋舌:8000多万元的报价,与标底仅差2万元。当江宁区公证处公证员当场宣布中标单位——江苏南通二建集团有限公司时,全场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
从2001年到2005年,茅思忠报价的项目共有30多个,中标率达80%以上。“标王”的名声渐渐在南京市场上传开了。于是,集团公司在南京市场上一些重大项目的投标报价,常常要请茅思忠参与。
那么“标王”到底有些什么中标“秘诀”呢?茅思忠笑着告诉笔者:“哪有什么秘诀啊,如果说有,那就是要‘三个吃透’:首先要吃透招标文件精神;其次要吃透市场行情;第三要吃透投标单位的投标规律。‘三个吃透’蕴含了6个字:扎实、仔细、心平。做标报价不能心浮气躁,工作要求实;不能粗心大意,工作要求细;不能贪图大利,工作要求真。”
宝剑锋自磨砺出
茅思忠出身于农民家庭,老家在寅阳镇林启村,故乡的江风海浪磨砺出了茅思忠的执着与坚韧。
“那年,大学就要毕业了,有关系、有路子的同学,就业根本不用自己操心,而我的工作只有自己去找。”茅思忠回忆说。从大学毕业这一路走来,他曾多次被有关单位相中“挖走”,这正是他努力的“见证”。2001年10月,茅思忠被公司任命为预算科长,一年之后,他又被任命为分管经营的副总经理。从预算员到副总经理,茅思忠只用了20个月。
“书到用时方知少”,茅思冲常常这样感叹。他的床头摆满了各种专业书籍,每天临睡之前,他总要翻翻。工作之余,他挤出时间,到东南大学参加工程预决算课程的进修。更多的时间,茅思忠以公司领导、周围同事和工地上的老师傅们为师,向他们虚心请教。他的高中标率并不是坐在办公室里翻翻书、按按计算器、冥思苦想出来的。在忙于工程投标报价过程中,茅思忠最喜欢跑项目现场。“投标报价,也要深入实际,决不能纸上谈兵。”茅思忠说,“纸上谈兵,难免会出现偏差。”
陆汉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