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卫星,45岁,共产党员,家住汇龙镇大洪村。曾经穿过军装的他,去年又把儿子送到了部队。日前,朱卫星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十佳子弟兵好家长”。
不久前,朱卫星夫妻俩特地到无锡看望了儿子,儿子在部队的表现让两人很满意。回家后,夫妻俩一遇到亲朋好友就大谈儿子。
2004年,正在市职教中心读书的朱冬冬到了服役的年龄。还有一年就要毕业了,学有一技之长的朱冬冬将为不太富裕的家增加新的经济来源。朱冬冬对父亲说:“你帮我去打打招呼,我不去当兵了。”
把从小没有出过远门的儿子送到部队去,说心里话,朱卫星也有点舍不得。但是,曾当过村民兵营长的他想:在村里工作时,他也做过征兵工作,先后把20多名青年送到了部队。现在儿子到了应征年龄,如果不去报名,那么他该怎么面对周围的邻居和朋友呢?更让朱卫星心动的是,部队是一所锻练人的大学校,把孩子送到部队对于孩子的成长有好处。20多年前,朱卫星也曾穿过绿军装,当过炮兵,军队生涯给他的人生增添了色彩。于是,夫妇俩一起做通了儿子的思想,带着儿子到镇政府报了名。
朱冬冬顺利地通过了体检、政审。2004年底,朱冬冬成了无锡某部的一名通讯兵。
朱卫星的妻子身体不太好,朱冬冬到了部队后,家里大大小小的事都落在朱卫星一个人的肩上,在风神集团做门卫的他因工作又常常脱不开身。为了让孩子安心服役,这些困难他从来不向儿子提起,反而常常写信告诉儿子家里很好,让儿子不要担心,在部队一心一意学技术、练本领。让夫妇俩感到欣慰的是,今年初,儿子在部队里受到了表彰。
朱卫星拿出了与孩子的合影告诉记者,虽然孩子服役还不到一年,但是孩子进步很快。以前在家里时,总认为父母的做法和想法不好,现在孩子知道叮嘱和照顾父母了。半个月前儿子在送爸妈上车时,在无锡车站主动提出来要与爸爸妈妈一起合个影。儿子还懂事地对父母说:“不要担心我,我会成为一名好兵的。”说起这些,朱卫星脸上满是骄傲。
陆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