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钢铁长城”选好“材”
时间:2005-11-04 A+   A- 举报

陆振兴,男,71岁,和合镇建丰村人。他乐于奉献余热,10多年来,每逢征兵,便协助村里做好应征青年材料初审工作。这么多年来,经他手,有20多名合格青年被送往部队。

  一年一度的征兵工作展开了,征兵“材料员”陆振兴又开始走村串埭,忙碌起来。
  陆振兴原是一名中学教师,1996年退休回家养老。村里知道陆振兴会舞文弄墨,又是个热心肠,便邀请他做应征青年的“材料员”。陆振兴二话不说,乐呵呵地走马上任了。


  陆振兴向记者打比方说:“‘材料员’,顾名思义就是选购材料的人员。一栋建筑的质量如何,与建筑材料质量关系很大,所以材料员必须按照设计要求精选材料。”陆振兴就是按照国家“钢铁长城”的设计要求,去精选“材料”的。


  跟早年不同,为逃避服兵役,有人打起了“材料”的主意,编起了政治“污点”的故事。对此,陆振兴不因为是老邻居而“高抬贵手”,他实事求是做材料,同时,还设法做通这些人的思想。有一年征兵,陆振兴找到了适龄青年小徐的家长,了解他们直系亲属社会关系的情况。该家长胡诌孩子的外公有严重历史问题。但经调查核实,该家长说的问题子虚乌有。陆振兴想,小徐家肯定另有隐情。于是,老陆不厌其烦地多次上门,细致了解小徐一家的思想状况。原来小徐的家长认为孩子去部队没意思,不如让孩子去当学徒,可以早点挣钱养家。陆振兴耐心地向小徐一家宣传有关政策,同时结合本村事例说明孩子到部队一样能学到真本领。说得小徐的父母心服口服,改变了原来的想法。而陆振兴也如实为小徐组织了“材料”。最终,小徐愉快地走上了保卫祖国的岗位。


  同样,遇到一心想当兵的,也会求陆振兴“帮帮忙”,而老陆从来不为所动。有一年,村里有4位青年体检合格,而征兵的指标只有2名。小顾和小陈两位青年都在待选之列,小顾和他的父母向老陆表达想当兵的强烈愿望。然而经调查核实,小顾的“材料”有点问题。陆振兴实事求是,没有隐去这一事实,结果小顾被淘汰,小陈则去了部队。尽管事后小顾一家对老陆有点想法,但老陆一点都不后悔。让老陆备感欣慰的是,就在这一年,他们村的征兵工作被有关部门评为先进。


  不徇私情,是陆振兴对自己“做材料”的一贯要求。两年前,一位村干部的侄儿想当兵,经过体检合格。但该青年平时游手好闲,生活中有过劣迹,老陆准备如实把情况反映到“材料”中。这时,那位村干部找到陆振兴说:“老陆,请你手下留情,让我侄儿去部队锻炼锻炼吧!”晚上,这个青年的父亲又提着烟酒和水果来到老陆的家里,说:“这一次一定要帮帮忙,让部队管管孩子。”陆振兴婉拒了他的要求和礼物,如实反映了情况。结果,该青年在政审时被“刷”了下来。事后,那位村干部找到老陆“论理”。陆振兴恳切地说:“咱们要为部队负责,一旦出了事,我们都担当不起啊!”也就在这一年,建丰村的兵役材料工作被有关部门评为“一等奖”。


  做了“材料”,把好青年送到了部队,陆振兴还不放心。他常常和服兵役的青年保持通信联络,当起了“编外指导员”。小孙是独子,父亲早逝,家中只有母亲。陆振兴便经常与小孙通电话,了解他在部队的情况,并且关照小孙安心服役。在陆振兴的鼓励下,小孙在部队表现出色,被评为“优秀士兵”。村里的好多服役青年都主动写信给陆振兴,而老陆总会及时回信和他们交流思想。许多家长高兴地说:“孩子在部队有出息,多亏了老陆的帮助。”


  让陆振兴骄傲的是,经他之手被送入部队的好青年几乎都有了“出息”:有的考取了军校,有的入了党,有的被评为标兵,有的受到了各级嘉奖。                              陈红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