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老人乐呵呵
时间:2005-10-29 A+   A- 举报

王亚西,男,57岁,家住汇龙镇汇中村4组。1999年,他创办了我市首家民营敬老院——夕阳红康复服务中心。迄今为止,康复服务中心已接待老年人四五百名,目前常住老人有80多人。

  走进位于汇龙镇汇中村4组的夕阳红康复服务中心,记者见到,老人们正三五成群聚在一起谈家常,而王亚西站在老人们中间,不时地和这位拉拉手、和那位聊聊天。老人们悠然惬意的神情不禁让人感动。


  1999年5月,王亚西向民政局打报告申请创办夕阳红康复服务中心。王亚西说,看到周围一些年老的村民生活料理有困难,而子女们又都忙于生计,无暇照顾老人,不禁动起了办敬老院的念头。他想:自己虽然已过知天命之年,但精力很好,又有比较宽敞的房子,为什么不把这些老人集中起来,照料他们的起居饮食呢?他把想法和家人一说,大家一致赞成。


  购买床铺桌椅蚊帐,改造房屋设施,添置抽水马桶……王亚西忙得不亦乐乎,他把办企业赚到的钱都投了进去。他说,要把这个康复服务中心办好,让老人住得舒心,过得安心,真正过上幸福安康的晚年生活。据邻居介绍,创办之初的3年内,王亚西一直用自己办的一个企业的盈利来贴补康复中心的费用。


康复服务中心正式建成后,陆陆续续地有20多位老人住了进来。很快,王亚西发现,护理和照料老人真不是件简单的事情。老人如孩童,有的老人常常不肯吃饭,你要哄着他,让他开心,然后才会乖乖吃饭。王亚西记得,当年陈兴家老人住进来时刚出医院,住院的原因是酒精中毒致使肺部病变。到敬老院后,老人一直咳嗽、吐痰,而且老是不肯吃饭。王亚西想,他是因为酒精中毒才生的毛病,那对酒可能不会抗拒,于是就想出了让老人用白酒过饭的招数,喂一口饭,再让老人喝一点酒,然后连饭咽下去,这样,老人终于开始吃饭了。为了不让老人喝太多的酒,王亚西就改用雪碧来充“数”。就这样,在王亚西的精心照料下,老人的身体慢慢康复了。事后,老人的子女给康复中心送来了“夕阳红似火,服务赛亲人”的锦旗,表达由衷的感激之情。


在康复服务中心,王亚西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累”。许多老人是因为生活不能自理,而子女又无暇照顾才被送进来的。这些老人中,有的大小便失禁,有的长年瘫痪在床。对待这些老人,王亚西从不嫌弃,给大小便失禁的老人包上尿布,定时换洗;定时给瘫痪的老人移动身体,坚持每天给他们擦身体,以防长褥疮。一次,王亚西给一位老人擦身体的时候,老人的儿女来看望他。而这时,老人猛地一咳吐出一口浓痰,痰沫挂在嘴角。王亚西赶紧拿出一张纸,帮老人擦干净。老人的子女见状,连连说:“把老人放在这里,放心。”


“子女们做不到的事情,我们康复服务中心要做到。”王亚西常常这样教导聘请来的服务员。百岁老人老于被子女送来时,身上长了褥疮。一进院,王亚西就给老人擦洗身体、换药。以后的日子里,王亚西每天花两个小时,为老人擦洗身体、换药。擦洗时,王亚西的两个膝盖跪在地上,擦洗完后,他常常疼得站不起来。老于感动地对王亚西说:“你比我子女侍奉得还周到。” 
许多老人在康复中心受到了无微不至的照顾,一些子女因为康复中心替自己分了忧而满怀感激之情,龚隐滨、沈菊芳等纷纷给康复中心送来锦旗。王亚西说:“我要把这个康复服务中心办好,使它成为老人的康乐园。”
                                 陈红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