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贞,女,家住和合镇建丰村。1901年生,今年105岁。她一生务农,自86岁丧夫后才放弃责任田。目前老人耳聪目明、身板硬朗,生活基本能自理。
暖暖的秋阳下,陈家贞老人安静地坐在门口的椅子上,她系着围裙、戴着套袖,眯着双眼,认真地分拣着葱。看到有人来访,老人笑着点点头,打着招呼。
陈家贞目前住在和合镇裕丰村的女儿、女婿家,老人的女儿81岁、女婿85岁。老人71岁的小儿子告诉记者,因为女儿家离建丰村不远,所以老人时常会去女儿家住一阵子。
“我身体好着哩!前几天还有好多人来看我呢!”老人高兴地说,重阳节前后,市里、镇里的领导都来看她,她可高兴呢。老人的儿子告诉记者,不久前,有一个女记者来采访老人,老人开心得不得了。女记者临走前,老人拉住她说:“你是我的好侄女啊!”一句话,逗得在场的人都哈哈大笑。
陈家贞兄弟姐妹多,她没有上过一天学。从懂事起,她就学纺纱织布。年轻时的陈家贞有一手好的针线活。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她常常把纺好的小布卖到东清河北边游击队的军需处。她还起早贪黑做军鞋,多次用鞋子慰问解放军。
听着儿子讲述自己的陈年旧事,老人坐在一边微微地笑着,而她的手中仍然不停地分拣葱头。老人的儿女说,老人闲不住,手中总要有点活。年轻时,她学描花绣凤,能描花卉几百种,还能描飞鸟、金鱼、彩蝶等,她的绣品常引得他人赞叹不已。两年前,她还照百岁寿星图绣绘了一件绣品,如今保留在南京儿子的家中。听说老人现在仍能穿针引线,记者禁不住让老人试一下。果真,一会儿的功夫,老人就把线穿入了针眼。
说起长寿的秘诀,老人的儿女说,老人一生都讲究美。老人一生俭朴,穿的都是她自纺自织的土布做的衣服。儿女们回忆,尽管当时家境不宽裕,但由于老人的精打细算,6个子女从不曾穿过破衣破鞋,老大穿不了的改给小的穿;过春节时每人还都有新衣新鞋。平日做菜做饭,老人很讲究色香味,招待亲朋好友时更甚;平日里家里的杂物用具存放有序。而且老人还爱好收藏,毛主席像章、伟人照片、漂亮的包装盒、包装袋、瓶瓶罐罐等,都是她的宝贝。
直到现在,老人还十分讲究整洁,她常换衣、修剪指甲,从不容得自己的衣服上沾上一点菜渍。逢年过节、出门走亲戚,她还会认真梳洗一番,穿着得体。
而老人的心胸更美。平日,老人时常教育儿孙们要勤劳、节俭,不能违法、贪婪。儿孙们送她吃的、穿的,她都要问是怎么来的。要是说不清楚,她就不高兴。她还常常把这些吃的、穿的分给大家,看大家接受了,她就高兴得像孩子一样。
每年老人生日时,儿孙就从各地赶回来,为老人过生日。99岁时,儿孙说为她庆贺大寿,老人却说:“我还不到百岁。”百岁那年,老人又改口了:“我还是虚的100岁,不是实的100岁。”到了101岁,她又说了:“我才1岁。”逗得儿孙们都乐不可支。
采访结束告别时,老人客气地站起来送客。那满是皱纹的脸上,和善的笑容暖人心脾。
陈红美
报料:和合镇建丰村 陆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