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结杨,女,1982年1月出生,安徽太和县人。2004年6月,她从安徽理工大学毕业后,进入江苏林洋电子有限公司。现为林洋数码公司助理工程师。
在“林洋人”眼里,工作一年多的王结杨犹如一只勇敢的雏燕,在技术的海洋里搏风击浪,展翅翱翔。她已成了在林洋工作的大学毕业生的榜样。
23岁的王结杨毕业于安徽理工大学信息与计算机科学专业。王结杨的老家在安徽省太和县徐桥镇。从王结杨上小学起,父亲就去了遥远的甘肃等地打工。母亲在家照料着孩子,同时,操持着山岗上10来亩薄地。王结杨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念完了大学。大学4年,她勤工俭学,当过学校图书馆管理员、系里计算机房的管理员,也做过家教。通过勤工俭学,她在大学里的基本学习生活费得到了保障。
2004年3月,林洋公司通过市人才中心到王结杨所在的学校招聘人才。“林洋”深深吸引住了王结杨。她与林洋公司签下了就业协议书。2004年6月28日,王结杨只身来到启东,成为同一批次来林洋报到的第一人。当王结杨在林洋公司安顿下来以后,第一件事就是打电话恳求父亲不要外出打工了。
在林洋,王结杨找到了一片可以施展才华的天地。公司组织的大学生技术培训一结束,王结杨就找到培训老师贾仁良工程师,希望能够参与多功能表测试系统的开发工作。贾仁良被王结杨的执着打动了,当即决定,吸收王结杨参与开发工作。从此,王结杨早出晚归,每天有10多个小时泡在办公室里。经过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王结杨终于完成了这一项目的研究,向公司交出了第一份满意的答卷。
今年初,王结杨被安排到林洋数码公司,她面临着新的挑战。公司里,几乎每天都有新任务压下来。对王结杨来说,任务越多,压力越大,进步也就越快。据贾仁良介绍,王结杨编制软件,已到了得心应手的地步。至8月底,经王结杨修改和编制的软件,已经不下40个。
在软件编程上,王结杨并非一帆风顺。她接手的第一个项目是负责“上位机软件”的编制。这对于刚刚走出校门的王结杨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虽然她有较好的软件编程功底,但关于电表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面对困难,王结杨没有退却。没有资料,她让在上海工作的男友买了书寄来。碰到不懂的问题,她就一遍一遍地虚心向人请教。在她的努力下,“上位机软件”编制项目终于圆满成功。
除了编制软件之外,王结杨还常常主动去处理解决许多生产上的问题。有一次,一批电表已送到总检部门。这时候,用户突然提出要修改打印软件。这时,王结杨正忙着另一个项目,但接到任务,她二话没说立即开展工作。当她把软件修改好,已是晚上8点多了。还有一次,王结杨身体不适,突然接到一项紧急任务,要她编制一个手掌机软件。她一连干了几个小时,直至完成任务。
辛勤耕耘,终有收获。在今年8月的林洋公司“人才月”活动中,王结杨因在编制“上位机软件”中的出色表现,荣获公司创新活动二等奖。
王结杨说,自幼家境不好,辛勤劳作的父母教会了她脚踏实地,埋头苦干。 陆汉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