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民英雄 情怀依旧
时间:2005-10-09 A+   A- 举报

高金记,41岁,吕四港镇秦潭村人,江苏省见义勇为先进个人。2001年,在扑救一场大火中,他的脸部、颈部被严重烧伤。目前,仍留下大面积的疤痕,忍受着疤痕处奇痒的痛苦。

  秋日,吕四港口。空气中夹杂着丝丝的鱼腥味,远远地就能看到数百艘渔船首尾相接静静地停泊在港口。


  9月29日,今年秋汛第一潮船只回港卸货休整的第二天,记者在苏启渔1406号船上,见到了轮机长高金记。


  那是一艘普通的渔船,船上的渔网、绳索都已整理得整整齐齐,第二天扬帆出海的准备工作都已完成。高金记黝黑的脸上洋溢着笑容:“今年秋汛第一潮有10多万元的产值,真是多年难遇的好年景啊。”他希望第二潮、第三潮也有个好收成,好还掉家中多年的债务,还想再去上海做疤痕整容手术。


  其实,高金记的脸部、颈部已经过多次整容手术,但烧伤留下的疤痕还是那么明显。嘴角被颈部疤痕拉斜了,连说话都不能自如,而疤痕带来的奇痒常常让这位在高温下作业的轮机长难以忍受。而一切都缘于4年前的一场大火。


  2001年11月的一天深夜,大洋港码头上的五金修理店突然起火,正在附近的高金记马上前往扑救。正当他忙于扑救时,屋里的钢瓶爆炸了,顷刻间,高金记成了一个火人,疼痛难忍的他只好跳进了水里。当众人把他拉上岸时,他已昏迷不醒。他的脸部、颈部为深III度烧伤,脸上30%的皮肤需植皮,预计所需医药费近10万元。


  那几年正值渔业欠收,高金记与他人合股投资的渔船连年亏损,家中已欠下了几万元债务,根本拿不出钱治疗。让他感动的是,港口的渔民朋友在得知他的事迹后纷纷伸出援手,为他捐款。在南通附院治疗了一个月,花去了凑来的3万多元钱后,高金记不顾医生的劝阻,带着还没愈合的伤口回到了家中。


  高金记回家不久,市见义勇为基金会办公室获悉后,马上组织专门人员调查核实,他的见义勇为行为很快得到了确认。


  伤口虽然愈合了,但是留下的疤痕常常折磨得他难于入睡。由于脸部、颈部长满了疤痕,出不了汗奇痒难忍,这对于在高温下作业的他来说是一种煎熬。2003年,在市领导的关心下,启东建都房产公司先后给他送来了4万元医疗费。当年,他在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做了第一次整容手术,脸部的疤痕基本得到治疗。


  高金记是家中的顶梁柱,上有老人,下有孩子。为了贴补家用,妻子在担当了所有家务外,还起早摸黑到附近企业打零工。凭着坚强的毅力,这几年,高金记已还掉了部分债务。他宽慰地告诉记者,今年如果年景好一点就可还清债务,明年好做第二次疤痕整容手术了。                             陆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