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旬老人的激情岁月
时间:2005-10-08 A+   A- 举报

    翟茂章,91岁,1942年参加革命。离休后,他捐钱修路,关心农村贫困家庭,资助贫困学生……他的事迹被当地百姓编成歌曲传唱。

    近日,记者来到革命老区少直镇,拜访了翟茂章。说起他,少直镇的干部群众都会伸出大拇指称赞不已。


  翟老的家就在镇政府后面的一幢居民楼里,室内陈设简陋。旧沙发旁的茶几是翟老自己用木料和薄板钉成的,一只旧电视机摆在老式的五斗橱上,写字台前的墙壁上,挂着一张张捐款发票和报道翟老事迹的一份份剪报。


  一封放在一个镜框里的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的感谢信最显眼:“我国有关地区灾情严重,人民生命财产受到很大威胁,兹代表灾区人民对你的捐助表示感谢,寄上500元收款单一张。”信上的落款时间是1998年9月9日。1998年,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使中华民族经受了一次考验。当年,翟老把500元捐款寄到了老年报社,请报社转交给灾区。


  翟老享受正处级待遇,收入在农村算得上是


  数十年来,他把节省下来的钱都花到了他认为应该花的地方。少直镇英雄村有一条小桥,桥堍头两边有两个窟窿,常常有村民在上下桥时摔倒。2003年1月,翟老知道这件事后,决定自己出资修桥。他找到镇上负责水利的干部,请他联系落实修桥事宜。修桥时,他不顾年纪大,不仅负责原材料的供应,还检查工程的质量,让周围的老百姓深受感动。镇上修公路、建青少年教育基地等时,他总要慷慨解囊。不久前,他得知了救火英雄黄松见义勇为的事迹后,又悄悄地把500元钱送到了少直镇政府办公室,请镇政府转交给黄松。 


  早在1989年,翟老就开始陆续资助多名贫困学生。在翟老的桌上,记者发现了多张汇款单,91岁高龄的他已记不清那些受助孩子的名字和地点了。今年8月,他从报上得知圩角镇小学的邵燕楠身患白血病而无钱治疗时,就把500元钱寄到了有关部门,请他们转交给邵燕楠。


  一个寒冷的冬天,翟老路过一户姓施的贫困人家,看到他们一家五口踡缩在一间四面透风的破房子里。翟老很难过:我们共产党的干部就是要为百姓谋幸福的,百姓的困难就是我们的困难。他马上找到了村干部,希望及时解决施家的住房问题。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后,他发现村干部并没有重视。于是,就在又一个寒潮到来的时候,他直接把村干部请到了这户人家,让村干部看一看这户人家的生活状况。后来,村里替这户人家修房子时,翟老也掏了钱。


  就是这样一位慷慨的老人,自己的生活却很节俭。他从来不过生日,即使子女们再三做思想工作,他总是摇头不答应。去年他九十大寿,孝顺的儿女们偷偷在镇上的食堂里摆了几桌酒,到晚上吃饭时才叫他。为此,老人很不高兴,觉得太铺张。老人的6个子女大都在农村过着十分普通的生活,对老人所做的事,儿女们都很支持。他们说,为有这样的父亲而自豪。


  说起儿女,老人露出了笑容:“我没有什么留给他们,但是我要把这枚纪念章留给最有出息的孩子。”记者一看,那是今年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向全国抗日老战士颁发的纪念章。      陆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