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鼎新,男,62岁,汇龙镇唐虞村人,擅长古典建筑工艺雕刻。闯荡建筑市场30多年,在古建筑修建和园林工艺设计施工中留下了不少精品。
走进位于城北的启东鼎新传统艺术雕塑社工场,只见施鼎新手持钎、锤,正细细雕琢一块普普通通的石块。在他的工场里,泥雕的麒麟、狮子、仙鹤,木雕的凤凰、老鹰、山羊等栩栩如生。
施鼎新家住汇龙镇唐虞村,他家祖祖辈辈从事建筑和工艺雕刻。施鼎新初中毕业后就跟随大人们外出做泥匠,在建筑物上雕龙画凤。经努力,他很快就掌握了泥雕、石雕和木器雕刻方面的技能,成了一个小有名气的艺术工匠。
上世纪80年代,施鼎新先后闯荡北京、南京、苏州、无锡、西安等地建筑市场。白天,他在工地上忙碌;晚上,他如痴如醉地学习、钻研《中国古建筑维修》《装饰艺材图册》《花鸟画基础技能》《传统人物画》等数十种书籍。1985年8月,施鼎新在西安碑林里看中了康熙《关帝诗竹》和《魁星点斗》两幅书法精品,不惜代价买回了拓本,反复研究琢磨,在大理石上成功复制雕刻了这两件作品。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上海森林公园开工兴建,向全社会招标园林建筑工匠。施鼎新连夜雕刻了两幅山水盆景送到森林公园筹建处。老施高超的雕刻技艺折服了园林专家,他在投标中脱颖而出。施鼎新带领40多名木匠、泥匠、油漆匠和钢筋工进驻了工地。要在占地15公顷的森林公园布局16处景点,技术难度可想而知。老施与工匠们同吃同住在工地,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和工匠们一起完成了一件件高难度的雕塑品。他在森林公园的百米长廊上雕刻了翠竹、山水、花卉、虫鱼、飞禽、走兽等,图案精妙绝伦。他雕刻的竹枝虚实结合,令人难辨真假。经过近两年的施工,上海森林公园初具规模,烟雨楼、野木林、异云亭、桥栏、茶室、竹廊等16个景点点缀在森林中,使整个公园趣味盎然。一位建筑专家十分感慨:“没想到,一个农村的建筑队竟然完成了如此出色的建筑,真是出乎意料!”
上世纪90年代,施鼎新又分别参与了上海城隍庙长廓古建筑翻修工程、第一届东亚运动会和第十届全国农民运动会百米长廊吉祥物及运动员造型设计雕塑制作。他策划开发的《空中花园》景点和东亚运动会百米花展分别被《文汇报》和上海电视台等新闻媒体报道过。
今年5月,年过花甲的施鼎新开设了启东鼎新传统艺术雕塑社,经营艺术雕塑、佛教用品和家居吉物等雕塑品。他说:“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传统艺术雕塑品备受市民青睐,我要做大这个产业,让传统艺术雕塑走进寻常百姓家!”
张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