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区的佳手盲人按摩院,有几位外地盲人按摩师。他们凭借灵巧的双手和优良的服务,赢得了顾客的信赖。虽然眼睛残疾,但他们乐观向上,用辛勤的劳动铺筑了一条“光明路”。
学习无止境
40岁的王迪军从事按摩近10年,如今推拿按摩技术已十分精湛。王迪军说,这要归功于第一次打工时顾客对他的批评:“小伙子手法不灵,要进修呀。”这使王迪军悟出了一个道理:要吃饭得靠真本事。
王迪军早年是如东建筑公司的一名现场施工技术员。1996年底,因视网膜基因突变,他失去了光明。但是他没有对生活失去信心。从广播新闻里,王迪军听到了一个盲人开推拿所的故事。他深受启发,决定到如东中医院拜师学按摩。天生聪慧的他学得很快,两个月后便初步掌握了按摩手法。
谁知道,第一次给顾客按摩就遭到批评,认为他的力度、穴位都还不准确。王迪军说:“顾客说这话后,我就下定决心要把技术学过硬。”于是,他辞去工作来到南京开始系统学习按摩。由于不能看书,老师讲课他就用心记。有些内容听一遍实在记不住,就让人读给他听。遇到不懂的,他就赶到办公室向老师请教。南京的学习使王迪军系统掌握了按摩技术。1998年,王迪军正式开始了他的按摩打工生涯。
工作中,王迪军时时向同事讨教技术,闲暇之余,还通过收音机学习有关按摩知识。王迪军说,外出打工近十年,他从未停止过学习。
锤炼出“真经”
22岁的陆潜是很多顾客“钦点”的按摩师,采访他时因顾客一定要他服务而不得不中断了两次。
陆潜来自海门麒麟,初中时视神经萎缩,看任何东西都是模模糊糊的。初中刚毕业,陆潜便开始学习按摩。半个月后,他外出谋生。那时候的陆潜只有16岁,一张娃娃脸加上单薄消瘦的身子,许多顾客对他不信任,不愿让他按摩。只有当顾客太多,其他按摩师忙不过来的时候,顾客才让陆潜将就一下。陆潜非常珍惜这种机会,每一个动作都做得有板有眼。然而,有的顾客不相信他的技术,在他按摩时还不断地考问他。由于刚出道,陆潜非常害羞,一说话就脸红,一些顾客就对他说三道四。
按摩院的老板也是盲人,他深深理解陆潜的处境,一有空就耐心教他如何主动同顾客交流,了解顾客的具体情况后才“对症下药”。这位老板还把自己多年的推拿经验传授给陆潜。渐渐地,陆潜的技术越来越精,请陆潜按摩的顾客也就越来越多。
就这样,陆潜在压力中战胜了自我,也赢得了顾客。
苦干幸福来
在佳手按摩院,胡晓勇绝对算得上是 “拼命三郎”。记者采访他时,他也没中断为顾客推拿。
5岁时,胡晓勇的左眼不幸被鸡啄瞎,右眼也因此感染,视力每况愈下。19岁时,他外出求职,然而屡屡碰壁。在朋友的提示下,他只身一人去南京学习推拿。那段时间,他每天早晨5点就起来练手法、背经络图、摸穴位、记症状、学治疗方法,经过一年的刻苦学习,他终于熟练地掌握了技术。
按摩院里的劳动强度相当大。每天要从早上8点一直工作到晚上11点,而按摩又很费力气。但胡晓勇从来都不叫苦,反而常常抢活干。一次,由于疲劳过度,他竟然晕倒在地。对此,小胡轻描淡写地说:“干活的过程也是提升自我的过程嘛。”
3年前,小胡结婚了,随即,儿子也出生了,这让小胡更感肩上的责任重大。他说:“我得拼命工作,撑起家庭,让生活更美好。”
陈泳升 陈 曦